隨著電視顯示技術的成熟,制造商的技術差異越來越小。從LED、3D、4K、ULED、OLED、量子點技術再到激光顯示技術,今年在電視顯示技術方面的較量將呈現出更加深入的趨勢。近日,在“2015顯示技術發展趨勢研討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表示,兩大陣營的較量很可能會為中國彩電行業帶來整體突圍的機遇,從而動搖繼日本彩電企業之后、目前韓國企業在國際彩電行業的領先位置,“中國很可能將出現世界級電視品牌”。
顯示技術的每一次躍遷,帶給用戶的都不只是視覺革命,更大的意義是商業革命和生活改變。比如大笨頭電視變身平板電視,便徹底改變了人們的視覺和生活。液晶顯示也催生了智能生活的加速到來,手機的發展也基于此技術,多屏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這是顯示技術的革命。
長期以來,日本在顯示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底蘊;韓系彩電廠商在OLED技術方面造詣較深;而中國主流彩電企業重點推廣的ULED技術則在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表現上具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在亮度、技術成熟度和使用壽命等方面也更具優勢,而且價格也更親民。
隨著量子點技術逐步成熟,全球一線品牌廠商也在積極研發大尺寸量子點電視產品。其中,三星電子計劃在今年量產QD LCD電視,首批產品主要為55英寸和65英寸,并將定位在超高端市場;LG電子也一直與QD vision合作開發量子點背光技術,今年也有可能推出相關產;TCL則將使用華星光電55英寸UHD面板及3M QDEF,色域可以達到105%,產品已在國內上市開售,備受消費者好評。
據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的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內地彩電市場上,中國品牌與外資品牌市場份額之比已經達到7:3。去年,我國知名品牌海信彩電出貨量占比已提升至全球第四位;TCL彩電出貨量緊隨其后,名列第五,僅次于日韓品牌索尼、三星和LG。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彩電顯示技術比拼,尋求差異化競爭趨勢愈加明顯,彩電市場顯示技術的比拼將推動彩電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