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高調進軍電視行業,彩電市場就掀起了一輪顛覆與融合的熱潮。2月14日,在TCL愛奇藝電視TV+電視新品發布會上,TCL集團副總裁、多媒體CEO郝義發布宣言,TCL將打造互聯網電視行業最強大產品陣營,2014年TV+系列電視銷量將突破100萬臺的目標。
其實相對于去年全年2500萬臺的智能電視銷量,互聯網企業幾十萬臺的銷量似乎并沒有對傳統彩電企業產生太大威脅,然而,互聯網企業這把“跨界火”確實讓消費者和彩電企業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量。
拉攏4K 從單兵轉向集團作戰
相對于互聯網廠商推出的單一電視產品,TCL愛奇藝的跨界合作更具有優勢。
2013年的互聯網電視市場熱鬧非凡,一邊是帶著互聯網思維,打著顛覆傳統電視行業格局旗號出現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邊是聯合互聯網巨頭積極布防,擁抱家庭互聯網時代的傳統彩電巨頭。而這其中不僅樂視和小米賺足眼球,TCL與愛奇藝、創維與阿里巴巴的“聯姻”也實現了家電廠商與互聯網企業跨界合作的新模式。
在成功推出TV+互聯網電視后,2月14日,TCL再度聯手愛奇藝全面升級TV+系列新品,11款新品實現了在4K、內容和操作等方面的全面升級,開啟了2014年彩電廠商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的序幕。
郝義表示,春節期間,TCL通過對TV+的10萬用戶進行分析,發現了一些問題。目前用戶對視頻質量的需求不斷提升,對4K需求更強,而TV+之前搭載的3D功能卻很少用戶需要。因此僅推出單一的互聯網電視是無法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要想在互聯網電視領域有所突破,必須打造強大的產品陣營。同時,郝義表示,2014年TV+系列電視銷量目標將突破100萬臺。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郝亞斌告訴記者:“TV+家族開拓了更廣闊的互聯網電視細分市場,要實現100萬臺的銷售目標是完全可能的。現階段正是中國傳統彩電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彩電品牌向互聯網化、娛樂化轉型得好,就能加大市場競爭優勢。”
2013年以來,雖然小米和樂視都推出了各自的互聯網電視,并以超低的價格令人瞠目結舌,但是其始終未涉足4K電視產品。除了硬件制造的問題,成本高、內容匱乏等也是主要原因。相對于互聯網廠商推出的單一電視產品,TCL愛奇藝的跨界合作更具有優勢。
愛奇藝CEO龔宇告訴記者,這次TV+超高清電視新品特別設置了4K專區,但是4K超高清內容的確是巨大挑戰,愛奇藝將投入10億元用于購買視頻版權。同時,郝義也表示,TCL將與愛奇藝聯合投資16億元,為用戶打造超高清視頻資源。
謀劃轉型 互聯網戰火升級
對于傳統彩電廠商來說,擁抱互聯網已經成為發展壯大的重要棋局。
2013年以來,IT廠商、內容提供商以及渠道商等各方勢力紛紛躋身智能電視領域,形成了彩電行業新的生態系統和商業模式。在這一年中,積極擁抱互聯網的企業競爭優勢日益凸顯,尚未涉足的企業也在2014年謀劃互聯網轉型路線,或許戰爭才真正開始。
事實上,對于小米和樂視來說,擴大產能已經提上日程。據樂視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樂視的生態模式將獲得更多認可,將滲透到其他家電,甚至更廣領域。而對于傳統彩電廠商來說,擁抱互聯網已經成為發展壯大的重要棋局。
創維中國區營銷副總經理胡軍華告訴記者:“除了與騰訊開發微信電視、與阿里巴巴合作之外,創維在下一步規劃里還想推出一系列的互聯網電視新品,讓所有價格戰就此打住。2013年互聯網企業賺足了眼球,但是2014年彩電行業一定是回歸主角的競爭。”
康佳多媒體全球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儀海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基本每家彩電企業都有自己的互聯網電視。互聯網電視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用戶體驗提升了很多。雖然目前還沒有跨界合作計劃,但是未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中怡康黑電市場研究總監彭顯東告訴記者:“2014年互聯網廠商的跨界合作會進一步擴大,傳統彩電廠商與互聯網廠商的合作將更加緊密。互聯網廠商和傳統廠商共同推出的互聯網電視UI界面、操作模式、內容風格更人性化,用戶體驗自然占上風。”
重塑模式 以用戶體驗為核心
隨著互聯網電視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尤為重要。
互聯網企業向彩電行業的跨界對智能電視的普及起到了推動作用。根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14年年底,網絡及智能電視保有量將達到9000萬臺;2017年年底,我國網絡及智能電視的保有量將突破2億臺大關。隨著互聯網電視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尤為重要。
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咨詢部主任彭健鋒看來,互聯網電視不應該是一場低價的革命,而應該是一場體驗的革命。低價銷售是一種短期的營銷行為,不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從整體來看,企業只有實現贏利,才能持續投入產品研發。
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原有彩電行業的利潤分配機制,上游供貨商和整機制造廠商的利潤正逐步向更接近用戶的運營商轉移。因此,彩電廠商不僅需要擁有開發硬件產品的能力,更需要構建以提高用戶使用價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
龔宇告訴記者,傳統彩電廠商靠賣硬件賺錢,而互聯網企業的贏利模式卻相對滯后,這樣會使終端廠商利潤驟減。傳統彩電廠商和互聯網廠商合作的優勢在于滿足用戶新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共享利益,使這個生態圈能夠健康發展。
“2014年互聯網市場會出現更多新的組合和新的產品,這種合作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彭顯東告訴記者,“但目前互聯網和彩電廠商合作只限于產品本身,深層次的合作卻很難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