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超高清電視的快速普及帶動彩電行業重新回歸畫質時代,顯示技術成為各大彩電廠商比拼的關鍵。海信于2014年3月自主研發推出的ULED電視更是LED背光液晶電視顯示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ULED也是一項挑戰并延緩OLED電視市場化的顯示技術。海信ULED電視自上市以來,憑借良好的畫質和體驗深受消費者青睞。在市場銷量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海信近日正式宣布啟動ULED產品升級,新推出的1.5代ULED產品進一步提升電視顯示技術和畫質表現,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標桿。
深耕液晶顯示技術 ULED媲美OLED
在彩電領域,海信是技術派的典型代表。海信在彩電顯示技術上的積累集中在模組、背光、圖像處理等技術領域。早在2007年,海信率先建成中國彩電行業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尺寸液晶模組生產線,打破了我國液晶模組幾乎全部依賴國外企業的狀況。截至2013年,海信已具備年產液晶電視模組1000萬臺的能力,成為業內加工深度最深、手段最全、中國電視整機行業規模最大的模組生產基地。
據記者了解,液晶電視的顯示效果主要是由屏、背光模組和圖像處理技術3部分決定,優質的背光技術對液晶電視的畫質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樣的液晶面板,采用不同的背光源技術和圖像處理引擎,在畫質表現上就會有顯著的差異。為了能夠提供比4K電視更優質的體驗,海信憑借在模組、背光、圖像處理等技術領域具備的深厚積累,在2014年推出了ULED電視,成為液晶電視領域最重要的一次顯示技術革命。
相較于其他4K電視,ULED電視最大的特點是采用多分區獨立背光控制和HiView畫境引擎技術,實現了高對比度、高色域和高速響應的完美畫質表現力。根據ULED與OLED主觀對比評測結果顯示,在8個關鍵畫質指標中ULED都不低于OLED,ULED電視在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表現上和OLED相當,在亮度、技術成熟度方面比OLED更具優勢。
2014年,在OLED市場還未成熟時,海信率先引領超高清液晶電視技術升級的熱潮,讓液晶顯示技術升級成為助推彩電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深受消費者青睞 ULED樹立新標桿
中國平板電視經過10多年的高速增長,已經步入平穩增長期,這讓彩電市場從“規模性增長”向“結構性增長”轉變。2014年,超高清、大屏幕、智能化的彩電產品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怡康數據統計,今年1月,4K電視的市場占比為8.08%,到10月份達到24.92%,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然而,普通4K電視也存在畫面細節表現力不足、流暢度不佳的問題。海信ULED通過在LED背光顯示領域的技術突破,有效解決了4K電視在圖像顯示上的不足,樹立起超高清電視新的標桿。
調研發現,近50%的消費者認為ULED具有高色域、比4K電視色彩更絢麗的特點;有40%的消費者認為ULED電視分辨率高,畫面更清晰,ULED電視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消費者普遍接受的新型電視產品。根據DisplaySearch 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的市場數據,憑借ULED產品出色表現,海信在4K超高清電視的市場占有率達到9.2%,躍居全球市場前三位。
下一代ULED更重技術升級 創新是海信領先秘訣
彩電回歸畫質讓中外主流廠商在顯示技術創新上的角逐愈加激烈,新技術層出不窮使彩電市場呈現多元化競爭格局,只有擁有技術沉淀和品牌優勢才是彩電廠商占據主動權的重要砝碼。
在ULED電視取得階段性成果后,12月16日,海信宣布正式發布1.5代ULED升級產品,在顯示技術和畫質表現方面進一步提升。ULED 1.0用戶可以在12月底通過OTA在線升級實現1.5代產品的顯示技術優化,此次升級將有10萬ULED用戶受益。
據了解,ULED已經獲得13項發明專利,美國、歐洲專利授權。升級后的海信1.5代ULED電視采用高峰值亮度高色域模組及背光分區控制和Hiview畫境圖像引擎2代技術,顯示性能較ULED 1.0產品進一步提升。經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權威檢測,ULED1.5代產品動態對比度可達到800萬:1,相比普通4K電視提升了3個數量級;ULED色域顯示范圍達到BT.709高清電視色域標準值的120%。
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看來:“下一代電視之爭,實際上就是彩電顯示技術之爭,中國彩電企業在顯示技術領域領先才能搶占先機。”對于海信而言,多年的技術沉淀和創新理念就是海信保持領先的秘訣。
據了解,ULED電視在提升顯示畫質的同時,也在尋求措施降低系統成本,將ULED技術覆蓋海信的中、高端產品系列,形成海信電視的差異化產品線。同時,計劃將ULED的部分技術拓展更多產品應用領域。2015年海信還將推出第二代ULED產品,2.0代ULED電視將采用曲面設計,并在色彩展現、圖像對比度等顯示性能方面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