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面板產業邁入贏利拐點,讓不少廠商蠢蠢欲動開始謀劃新的投資計劃。10月23日,京東方發布公告稱已與成都市政府簽署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將于明年第二季度開工建設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這已經是今年以來中國大陸新建的第四條6代LTPS生產線。然而,中國大陸面板擴產計劃并非僅此而已。據記者了解,除了上述4條新建生產線,還有更多的6代線、8.5代線和10代線亦在籌劃建設中。這讓“產能過剩”、“供需平衡”的問題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對此,專家呼吁,中國大陸投資建線不得盲目,必須加強規劃布局,以免重蹈覆轍。
大陸6代以上生產線有望達20條
除了投資熱門的LTPS6代線,還有面板廠商正在籌劃8.5代線以及更高世代線的布局,未來中國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有望高達20條。
2014年,繼友達、華星光電、天馬相繼宣布在中國大陸投資建設6代LTPS生產線之后,10月23日,京東方也發布公告稱其6代LTPS/AMOLED生產線正式落戶成都。據了解,該生產線設計產能為玻璃基板投片量45千片/月,總投資220億元,將于明年第二季度開工,2017年上半年投產。
近年來,高分辨率移動終端的快速發展讓LTPS成為中小尺寸最具競爭力的技術之一,不少面板廠商都將投資轉向LTPS技術。就在京東方宣布6代LTPS/AMOLED生產線落戶成都的第二天,10月24日傳來消息稱,富士康正在與鄭州市政府進行初步談判,投資規模最高可達到350億元,計劃建立一座能夠為手機生產高端屏幕的生產線。
盡管富士康還沒有針對此事進行正面回復,但是所謂的高端手機屏幕生產線也就是6代LTPS生產線。據記者了解,除了富士康正在籌劃的LTPS6代線,以及上述已經公布的4條LTPS生產線,華星光電也有望繼續在LTPS領域進行投資擴產。
華星光電CEO薄連明在武漢T3開工儀式上曾表示,切入中小尺寸市場對華星光電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武漢T3是華星光電中小尺寸面板的起步,將來也會投資T4項目,將中小尺寸產業布局向武漢集中。
然而,中國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擴張步伐并沒有停止,除了投資熱門的LTPS6代線,還有面板廠商正在籌劃8.5代線以及更高世代線的布局。前不久網上盛傳,長虹在剝離等離子生產線后,還將轉型高世代LCD面板,而傳聞已久的京東方10代線是否也有望提上日程呢?
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已經規劃了15條6代及以上液晶面板生產線,包括京東方分布在北京、合肥、重慶、成都的5條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深圳、武漢的3條生產線;中電熊貓南京2條生產線;蘇州三星和LGD廣州兩條8.5代線,以及天馬、友達、天億各1條6代線。此外,如果再算上未來將布局的中國電子四川雙流8.5代線、華星光電T4生產線,以及富士康6代LTPS生產線等,那么未來中國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有望高達20條。
持續投資究竟是飽和還是短缺?
盡管中國大陸投資多條高世代線,然是依然存在產能和應用不足的問題,這成為中國大陸液晶產業發展的矛盾點。
近年來,中國大陸投資建設了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產能過剩的輿論不絕于耳,然而在市場應用方面實際并不樂觀。與頻頻上馬高世代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大陸彩電廠商使用的高端液晶面板大部分依賴進口。究竟是短缺還是飽和?這成為中國大陸液晶產業發展的矛盾點。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雖然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快速崛起,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按照白為民提供的數據,我國1年電視產量為1.2億臺,大陸目前能夠供應的面板為40%左右,按此計算,仍有6000萬片~7000萬片的缺口,而采購對象主要是我國臺灣和韓國。
形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大陸在高端液晶面板生產方面并不占優。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大陸液晶顯示產業雖已達到贏利拐點,但是液晶顯示產業發展面臨的嚴峻考驗就是可持續發展與質量發展的問題,高分辨率屏的生產是更大的挑戰,特別是高端的LTPS氧化物、OLED等方面的不足,制約了大陸高端顯示技術和產品的發展,中國大陸亟須解決LTPS技術突破和產能突破的問題。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以來中國大陸新投資建設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均采用LTPS、氧化物、OLED等新型背板技術,希望能夠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同時,液晶面板市場的回暖和廠商的全面贏利,也推進廠商投資生產線的想法進一步發酵。
無序擴張會讓液晶產業面臨危機
這兩年各地又有一股液晶顯示產業一擁而上無序發展的傾向,如果建線熱潮不加以控制,那么產業將面臨很大危機。
平板顯示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國在政策方面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大力的支持,廠商投資熱情高漲。然而,面對頻頻上馬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不少業內專家也表示出擔憂。
歐陽鐘燦告訴記者,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現還處在爬坡階段,這個階段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大投入。現在我國政府提出企業為主、產線結合、市場導向、上線不再審批等,無疑是站在促進整個產業更高速度發展的正確立場,但是也要未雨綢繆地看到風險的一面。這兩年各地又有一股液晶顯示產業一擁而上無序發展的傾向。
歐陽鐘燦表示,歷史經驗值得借鑒,夏普豪擲3800億日元在界市建設的液晶面板10代工廠,公認是導致夏普這幾年經營危機的一個主因。現在中國大陸顯示產業并不強,如果無序發展可能重蹈前幾年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覆轍,會面臨很大困難。我國在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時要避開“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非常需要有國家的統一布局,利用創新驅動把顯示產業從做大引導到做強轉型升級。
盡管中國大陸液晶產業已經邁入快速發展通道,但是未來幾年仍處于“攻堅期”,政府的扶持對于關鍵成長期的新興產業必不可少。對于企業而言,平板顯示產業做大做強需要擴張規模,但是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合以規模制勝。經過幾年的發展,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廠商已經占據重要地位,后進入者必然會面臨較大生存壓力。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巨大,廠商盲目建線的行為不可取。
微觀點
@科技最頭條:中國大陸面板廠商應警惕LTPS面板擴產和良品率的問題。
@經號祖格爾: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項目建成后,京東方在中小尺寸高端顯示技術的競爭力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將有利于提升其高性能手機、移動顯示屏等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有利于提升高毛利率產品的占比及抵御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
@智慧大武漢:2014年中國平板顯示器的市占率將提升到18.6%,是世界唯一保持不斷增長的地區。預計到2015年,我國TFT-LCD產能將占據世界第二位,其中最適合生產TV屏的8.5代線產能將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隨著華星光電等企業的8.5代線全速投產,我國液晶面板產能將逐漸趨于飽和。
@weTech:中國大陸面板產業“做強”挑戰,吸金背后警惕擴張沖動。從全球液晶面板產業的發展來看,這是一個大起大落的周期性行業。很顯然,在中國面板業產能飆升、面板企業業績飄紅的當下,對于吸金效應背后擴張沖動的警醒,并非多余。
@夸克顯示:DisplaySearch數據預估,以IGZO為代表的采用氧化物TFT技術的液晶面板產能將得到快速增長,2016年將超過LTPS(低溫多晶硅),達到190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