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行業永遠是不乏話題和熱點的。隨著電視產品功能及角色的升級,彩電行業也呈現出比普通家電產品更復雜的競爭生態。總體來看,彩電行業的競爭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以屏顯技術為驅動的競爭和以功能為驅動的競爭。
以屏顯技術為驅動的競爭
從標清、高清、全高清到4K,屏顯技術對應的是電視的“觀看”屬性,一直是推動彩電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4K電視很有可能代表未來彩電技術的走向,目前國產彩電廠商已將4K領域定為戰略主攻方向。2013年下半年4K電視單價跌破一萬元進入爆發性增長期,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11月,我國4K電視市場占比已達到5.1%,遠遠高于智能電視、3D電視在進入市場之初的崛起速度。
2013年十一黃金周之后,彩電廠商爭相備貨4K等超高清面板。在下游彩電廠商強大需求的推動下,上游面板企業也紛紛擴建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繼三星蘇州8.5代線項目在今年10月底投產后,隨著LG廣州項目、京東方重慶項目和合肥項目、熊貓電子南京項目的加入,預計明年國內4K面板產能將大大提升。4K電視崛起之勢已由終端需求傳導至上游,在全產業鏈打通之后,4K電視價格將會繼續走低。
然而,超高清的實現不僅需要超高清的屏幕,更需要超高清片源的支撐,目前片源及其存儲問題依然是4K普及所面臨的兩大障礙,因此未來幾年彩電產業的發展將會與相關產業的聯系將更加緊密。以4K電視終端帶動的4K片源將成為文化產業等內容生產領域的一大熱點,同時基于數據處理和存儲需求的芯片技術改進也將帶動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
以功能為驅動的競爭
智能電視的競爭是針對電視的“使用”功能,主要體現在互聯網視頻內容、人機交互、智能應用等方面,目的是實現以智能電視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態的構建。
互聯網視頻內容仍是目前智能電視的競爭要點。隨著搜狐獨播《中國好聲音》賺的盆滿缽滿,獨播模式成為在線視頻網站新的戰略選擇。樂視、愛奇藝繼搜狐之后,迅速跟進獨播戰略,加之二者之前對彩電生產領域的跨界,內容上游的大手筆布局尤其顯得頗有意味。
2013年7月樂視跨界進入電視領域,以超低價的超級電視引發彩電產業風波。11月樂視宣布以超過1億元的采購成本獲得《我是歌手》第二季的獨家網絡版權;愛奇藝與TCL于2013年9月聯合推出TV+電視,在內容領域,愛奇藝也將斥巨資買斷《爸爸去哪兒》、《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國內熱門綜藝節目的網絡獨播權。
隨著互聯網電視的興起,終端入口的爭奪不只體現在電腦屏幕上,更加體現在電視終端以及手機、pad等移動互聯設備上。對于多種屏幕終端的爭奪,必然要回歸到內容源的本質上,只有擁有足夠強大和優質的內容源,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用戶。
對于樂視和愛奇藝而言,真正要拼的不是電視銷量,而是網絡內容消費的導入口,電視的跨界只是布局以內容為驅動的四屏戰略中的一步,以實現其跨越各種終端的平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