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消息,索尼首席執行官平井一夫(Kazuo Hirai)近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談到了對沖基金投資者丹尼爾洛布(Daniel Loeb)提出的分拆公司娛樂部門提議對公司造成的影響,以及公司財務服務部門即將展開的行動將在公司內部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對此,平井一夫表示,他上任后用了18個月的時間去進行各種防衛工作,即削減開支和整頓公司結構。現在,電子產品部門將推出一大批“挑戰極限”的新產品,并在戰略上由防衛轉向進攻。
平井一夫稱:“這牽涉到公司采取守勢或是攻勢的問題。現在,公司要采取攻勢了。削減成本和調整結構都可以馬上開始,這些舉措對電視機和移動產品業務帶來的好處是立竿見影的,但是新產品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見到成效。”
此外,平井一夫還表示,降低成本和提高機構效率很重要,但是這些都比不上推出一款成功的新產品更重要。希望索尼的產品開發團隊能夠敢于冒險,勇于創新。他說,索尼的RX1數碼相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這款售價為2500美元的數碼相機對公司提升整體業務帶來的推動作用并不顯著,但它卻獲得了攝影愛好者的熱情追捧,新產品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
今年8月,索尼公司發布2013財年第一季度(截止6月30日)財報,索尼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為17127億日元(173億美元)。銷售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匯率利好影響,金融業務收入增長,以及智能手機銷售臺數增長。營業利潤方面,與上年同期相比提升了301億日元,為364億日元(3.67億美元)。具體到電視業務領域,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8.2%,為1856億日元;雖然液晶電視的銷售臺數與上年相比有所減少,但由于產品組合更側重于高端型號,與上年同期虧損66億日元相比,本財季實現了52億日元的盈利。
為了實現扭虧為贏的目標。索尼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調整電視業務組織架構,將整個業務分為三部分:第一個業務部門將重點負責索尼自有的液晶電視業務,通過內部設計和生產提升產品競爭力;第二個業務部門將重點負責第三方設計和生產得產品,通過外包設計和生產降低生產成本;第三個業務部門重點負責下一代電視產品的研發和設計。
組織架構調整后,索尼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得到了提升,2012年財年,索尼電視庫存周轉縮短至10天。索尼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電視業務固定成本將降低60%,運營成本將降低30%。
雖然索尼縮減了電視機業務的規模,但它同時也因為退出了它與夏普和三星組成的液晶顯示器合資企業而降低了固定成本,它可以從市場上購買更廉價的面板。調整后的索尼通過影視、音樂等娛樂內容和其他索尼集團的資源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強硬件產品的差異化,力求在高端產品上突圍,獲取利潤。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索尼開始調整電視業務,推出大尺寸4K高端電視,并將中國市場視為其電視業務能否扭虧的關鍵。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索尼和諾基亞有點像,通過資產的出售在財務報表上得到美化,但整個營業包括同界對索尼的未來,其實未來是不是真的能夠有效的得到扭虧,現在還是要打個問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