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在惠州總部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他表示,“在去年整體宏觀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有這樣的業績,我還是很滿意的。”李東生談到,過去幾年TCL一直在打基礎,去年這些基礎的工作開始發揮作用,主要體現在彩電、家電靚麗雙增,華星光電下半年經營業績大幅提升,為全年業績達成有很好的支撐,“今年我們有信心會有更好的年景。”
南方日報:去年TCL成為首家LCD電視年銷售量超過1500萬臺的國產彩電企業,今年又提出了1800萬臺的目標,300萬臺的增長將來自于哪里?
李東生:我們計劃國內和海外市場都有相應增長,預計中國市場增長速度會在10%左右,海外市場平均下來有5%-6%的增長,新興市場增長比較大,歐美市場幅度會慢一點。我們在自身產品結構方面也進行了調整,計劃增加大尺寸產品銷售比例,增加高端產品的銷售比例,之前在CES上展出過的全球最薄智能電視、雙核智能電視等均將投入市場。而且隨著產品平均尺寸的逐步提高,銷售收入的增幅將高于銷售數量的增長。
今年我們有信心,1800萬臺是比較穩妥的目標,中期時還會看上半年業績達成的情況,當然希望各項工作做得好,我們能夠去挑戰更高的目標。
南方日報:您談到產品結構要進行調整,增加大尺寸產品,那華星光電的產品結構是否相應也要進行調整?如何看華星光電今年的發展?
李東生:華星光電在去年四季度成為全球最大的32寸產品供應商,今年還將繼續保持在這一尺寸領域的優勢,但會增加大尺寸產品的銷售,下半年將投產55寸產品,我們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合理搭配,也會增加高端產品的比例。但從華星自身生產系統效益最大化來講,不宜做太多屏,32、48、55寸將是今年主要的產品搭配,也會生產一些46寸等其他尺寸產品。
目前面板景氣度開始好轉,我預計好的景氣周期會持續一段時間,前兩年液晶行業虧損,最主要原因是供過于求,從去年下半年起供求基本平衡。今年沒有新的產能投入,需求又在上升,預計今年上半年還略有供過于求,下半年將供不應求,全年基本能夠平衡,相信包括華星光電在內的全球面板產業盈利狀況都將比前幾年的低谷期好。
南方日報:怎么評價去年通訊業務的表現?今年有怎樣的計劃?
李東生:作為董事長,看到這個成績不是很開心。但通訊業務做得不好,確實有客觀因素,我們基礎是不弱的,但自己有一些東西沒有做好,比如產品力就沒有跟上。手機市場格局歷來不穩定,產品力是競爭核心,如果產品有突破、足夠強,就能很快搶到市場份額。目前國內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型的過程給TCL以機會,我們希望以此建立在國內市場的優勢,去年努力一年,但整體效果差強人意。
今年通訊業務的重點在于,將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到與行業領先企業相當的水平,在產品力上扳回一城,以及實現中國區的突破,這兩項工作都需要大量投入,會對當期財報有一定影響,但我對他們提出的要求是,今年一定要實現盈利。
南方日報:上周多媒體公告擬分拆AV的代工業務在香港聯交所單獨上市,這是出于什么考慮?進展如何?
李東生:目前還沒有具體時間表,但希望今年內能夠完成。從產業發展來看,消費電子有品牌業務和部分代工業務,放在一個企業里,對彼此業務發展都會有相互的影響。我們代工業務客戶都是大的國際品牌,在市場上又是TCL的競爭對手,客戶給TCL代工訂單時有很多顧慮,代工業務發展受限。我們參照了臺灣一些企業的經驗,將品牌和代工分開,未來代工業務將專注于生產制造、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的提高來取得更大訂單。計劃先將AV產品拆分出來,彩電的代工下一步再考慮,相信代工業務會發展得更快,去年有30億左右的體量,兩三年后完全有可能發展到百億規模,為集團整體業務增長助力。
南方日報記者 錢瑋玨 惠州報道
■年報解讀
TCL2012年總營收接近700億元
TCL集團27日發布2012年年度報告,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96.29億元,同比增長14.46%,實現凈利潤12.7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6億元,同比下滑約兩成。
TCL集團表示,面對2012年并不理想的產業環境,能夠保持穩健增長主要依靠集團適時的戰略調整、產業協同、品牌建設及綜合競爭效力的提升。
尤其2012年多媒體及華星光電更是不斷實現突破,兩者在產業價值鏈上的合作更趨縱深化,從上游資源的自有供給延伸到產品、研發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戰略合作,液晶顯示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協同效應使得TCL集團在行業競爭中更具優勢。
液晶垂直產業鏈協同優勢顯現
去年TCL多媒體和華星光電業務表現亮眼,液晶顯示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協同效應開始顯現。
自2011年實現扭虧以來,TCL多媒體積極實施戰略轉型,增加LED產品占比并不斷拓展集團高端產品的品類。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23.00億元,同比增長18.52%;實現凈利7.65億元,較去年大幅增長94.83%。截止2012年底,多媒體LCD電視機銷售量達1553萬臺,較去年全年增長43.0%,成為首家LCD電視年銷售量超過1500萬臺的中國電視機企業。據DisplaySearch最新數據,TCL的LCD電視機市場占有率排名上升至全球第四位,同時以18.0%的市場占有率高居LCD電視機中國市場第一位。全年TCL實現液晶彩電產量1578.1萬臺,實際銷量全球排名第三。
華星光電去年上半年情況還比較艱難,但下半年經營業績大幅提升,運營首年即實現規模化生產。財報顯示,華星光電2012年實現收入72.37億元,創造利潤3.15億元。產銷量提升迅速,良品率穩定于95%業內先進水平以上,全年投片量達75.34萬片,銷售量達到1085萬片,四季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32寸產品供應商。
通訊業務拖累凈利潤同比下滑
去年TCL還在銷售端將彩電和家電進行整合,在國內市場新開出3000家專賣店,帶動了家電產品銷售。財報顯示,全年TCL空調、冰箱、洗衣機銷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1.84%、28.53%和44.74%。
相比較其他業務的可圈可點,TCL通訊業務2012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財報數據顯示,去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9%,達到97.74億元,全年虧損1.69億元,與去年同期6.61億元凈利有很大的差距。
TCL方面表示,業績下滑主要由于宏觀經濟復蘇緩慢以及手機市場競爭加劇,并且公司注重研發與品牌建設,費用增幅較大。數據顯示,研發和銷售費用提升61%和33%。受到通訊業務大幅下滑的拖累,加上TCL集團政府補貼收入減少2.5億元,去年TCL凈利潤同比下滑了約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