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近期對上海市場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進行了檢驗,質量的監督抽查結果,多個知名家電品牌都在不合格產品一欄“榜上有名”。但無論是“虛標騙補”,還是真正的質量問題嚴重,家電產品的品質與服務都引發了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近幾年,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連續性的平板電視消費調研數據顯示,平板電視的產品使用和售后服務滿意度水平正在逐年提升。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調研數據顯示,預計2013年中國平板電視需求4500萬臺,其中智能電視將首次超過50%,3D電視也普及在即,3D、智能、云電視、大尺寸、超高清等新型電視產品逐漸進入家庭,平板電視產品的變革也將為售后服務帶來新的挑戰。
智能電視的售后問題多半來源于前期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體驗不夠全面,包括應用程序如何下載、安裝,智能系統如何升級,軟硬件能否同步升級,智能系統平臺是否穩定,網絡介入是否安全可靠等問題,均對彩電企業的售后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智能電視產品用戶體驗和解決多元化產品出現的新問題,制定智能電視售后創新機制對各彩電品牌提出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各彩電品牌是否針對智能電視建立新的售后專區?售后服務渠道是否更加方便快捷?智能電視售后服務費用是否合理?服務水平是否專業?智能電視應用供應是否豐富?網絡升級是否方便?成為檢驗各品牌智能電視產品售后服務水平的新標準。
此外,2012年隨著電商競爭焦點轉向大家電,中國平板電視的銷售渠道呈現了多元化發展趨勢。然而鑒于電商銷售模式的虛擬性和特殊性,電商的售后服務模式備受關注。平板電視轉戰電商,產品的體驗、物流配送、上門安裝、售后服務等問題將對電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據調查發現,當前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售后服務面臨著:對物流依賴性過強、操作流程復雜、售后服務人員專業性差、與廠商售后權責分配等問題。電商成為售后投訴的重災區,而家電則是電商售后問題中的重中之重。由此,電商等渠道的特殊售后模式成為影響平板電視售后發展的另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