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的西風漫卷之下,很多傳統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于用戶接受方式的改變或轉移,廣播電視市場近些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這直接導致了傳統彩電廠商的舉步維艱;而日系廠商的日子尤其不好過。
市場暗淡致東芝戰線收縮
據國內媒體消息稱,東芝在今年將繼續收縮其彩電業務,希望藉此措施在2013財年的下半年扭虧。除了準備轉讓在波蘭的液晶電視生產廠以外,東芝在大連的彩電工廠也將于今年12月底前停產;而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DLTV)也將同時停止運營;未來其供應日本市場的彩電將轉為代工生產,供應中國市場的產品也將采用與中國國內企業合作的方式生產。
實際上,東芝早在今年9月份就已經開始了戰線收縮,陸續將位于中國和波蘭的電視廠關閉和出售,在這種情況下,到2014年之后,位于印度尼西亞的工廠將成為東芝碩果僅存的一家電視機工廠。
據悉,東芝大連工廠在2012年的電視機產量為70萬到80萬臺,如此龐大的數量也說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過,東芝彩電在中國市場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基本都是由TCL代工,或者是雙方的合資公司在運營。
至于東芝位于波蘭的電視機公司——“東芝電視中歐社”,在其10月份的公告當中也曾擬作價2500萬美元出售給仁寶電腦;該項交易將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未來仁寶電腦將為東芝代工其在歐洲市場的電視機產品。
到2014年,東芝電視視頻業務的海外生產委托比例將上升到70%,而這一比例在目前僅為40%;另外,東芝的視頻業務也將與家電進行整合并組建——“東芝消費電子產品”(ToshibaConsumerElectronic)新公司。
東芝上述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源于市場環境的持續惡化。由于連續兩年的赤字,東芝電視業務運營在2013財年上半年虧損再度超過100億日元。和東芝其他業務相比,電視業務的萎縮較為明顯;東芝2012財年的總營收為58003億日元,其中基礎設施的貢獻率最高,達到25642億日元,占比超過40%;其次為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貢獻比例分別為24.7%、23%;家電部分則慘不忍睹,只有5915億日元,占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