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目前發布了2013財年度第2季度財報(2013年7月1日~9月30日)。整體的營業額17755億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0.6%;盈利為148億日元,同比下降51.2%;稅前純利潤為60億日元,同比下降69.6%;純赤字193億日元,而去年同期為155億日元。增收的主要原因是匯率以及智能手機的熱賣。對此,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質疑該公司的復興策略。
報道稱,難看的數字對索尼CEO平井一夫來說是個打擊。平井一夫去年接任索尼首席執行長,并誓言重振索尼。自從索尼引以為傲的電視機業務出現問題以來,該公司就陷入了長期疲弱的境地。
在已經出現向好跡象的情況下,索尼第二財季的業績尤其令人失望。索尼的電視部門第一財季實現盈利。自去年以來,索尼一直在通過裁員的方式削減成本,并把精力放在擴大智能手機業務之上。
索尼暗淡的業績為對沖基金投資家洛布(Daniel Loeb)提供了支持。他曾呼吁索尼將部分娛樂業務上市,稱該公司的電影和音樂業務管理不善。洛布還說,索尼的電子產品業務一直在損害該公司娛樂業務的價值。今年8月索尼拒絕了洛布的提議。
據了解,財報發布后,索尼下調了全財年的收益預期,全財年的營業額為77000億日元,盈利為1700億日元,純利潤為300億日元。
索尼方面曾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影業務,該公司發行的《驚天危機》和《重返地球》等片票房慘淡。除智能手機業務外,索尼作為支柱的電子產品業務也表現不佳。索尼首席財務長加藤優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境況比我們預期的要更為嚴酷,主要是受到新興市場放緩和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的拖累。他還說,索尼在視頻游戲、相機以及智能手機方面看到了良好的跡象。
索尼在剛剛結束的財年實現了扭虧為盈的目標,凈利潤達到2301億日元,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出售了東京和紐約的辦公大樓、重新估算了持股的價值以及出售了化學產品部門。在平井一夫的領導下,索尼制定了一個三年復興路線圖。該公司截至3月份的財年實現利潤,這是第一個重要里程碑。本財年索尼正努力實現核心的電子產品業務扭虧為盈。
但是索尼的核心電子產品業務仍然步履維艱,其中移動產品和電視機業務在上財年仍然處于虧損狀態。日元貶值給平井一夫幫了大忙,這讓索尼在將海外市場的收益折算成日元時獲益不小,同時也讓索尼的手機和其他產品在與海外競爭對手爭奪市場時獲得了更大的競爭力。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3年來首次實現盈利并且提高了全年業績預期,這似乎預示著索尼今后的路會好走一些了,雖然也有人士認為索尼第二季度扭虧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覺得其核心電子產品業務并未得到改觀。但它的技術實力不可小視,索尼還可以憑借技術再次走到領先位置,重新樹立起品牌形象或者提高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