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強制性能效標準、標識及相關財政措施是促進家電市場朝更高能效方向轉型的有效政策工具。
中國已經成為電視生產、出口和消費大國。2011年我國液晶電視產量已超過1億臺,其中出口超過5300萬臺,國內銷售約4500萬臺。電視綜合能源消耗不斷增長。
影響電視機能耗因素增多
雖然節能技術不斷發展,電視能效水平持續提高,但影響電視機能耗的因素也日趨增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普及率增加。隨著中國城鎮化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家庭電視平均擁有量從每戶一臺增加到多臺。二是屏幕尺寸不斷增大。中國市場電視平均尺寸從2009年的31.6英寸增加到2012年的34.5英寸,3年內增長了近10%,預計到2014年電視機平均尺寸將達到34.6英寸。三是電視信號多樣化。從傳統的電視天線到閉路有線電視再到數字(含高清)電視,電視信號源技術不斷更新,信號源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制備信號源所需設備和不同接收設備帶來的額外能源消耗不斷增加。四是電視功能集成化。隨著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視也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如高清視頻播放、游戲和上網等。
新能效標準指標大幅提高
各國經驗表明,家用電器強制性能效標準、標識及相關財政措施是促進家電市場朝更高能效方向轉型的有效政策工具。
我國平板電視能效標準GB24850-2010《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于2010年12月1日實施,該標準是第一個針對平板電視能效指標、能效等級和測試方法等做出詳細規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國標GB24850-2010規定能效等級為一級和二級的產品可以被認證為節能產品。我們分析了市場上所售的超過2500個型號的電視產品,發現目前中國市場上82%的平板電視可以被認證為節能產品,遠遠超過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20%~25%的合理水平,標準已明顯滯后。為適應和引導市場發展,針對此標準的首次修訂已經展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現已公布。草案擬將電視機的能效指標大幅提高,新標準中三級產品的能效指標將高于舊標準的一級能效指標。如新標準中三級液晶電視的最低能效指數要求為1.7,但是由于新標準調整了液晶電視能效修正系數,新標準的1.7經折算后約等同于舊標準的1.55,折算后的指數仍高于舊標準一級1.4的要求。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產品(三級,二級和部分一級產品)將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