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電商們號稱血拼誰的價格更低的比價戰第二日,全網卻有萬余件商品悄然漲價。如果消費者沒有貨比三家,不了解“價格戰”之前的產品的市場行情,恐怕難免多花冤枉錢。
筆者通過比價網站發現,京東、蘇寧、國美之間的“價格戰”正在鳴金收兵,大部分商品在經過8月15、16號的低價銷售后,已經重新上調價格,而線上線下是否同價也存在一定水分。
電商暗自漲價 價格戰擱淺
截至目前,電商戰已進行到第6天,缺貨、改價、比價亂象叢生,電商新秀與老牌渠道競相上演“口水戰”,消費者到底是被戲弄,還是真的獲益?
就蘇寧、國美已經將價格戰進一步延伸至線下實體店這一說法,吳聲表示,根據京東的價格調查顯示,蘇寧、國美并未如其宣稱的實現線上、線下同價。
筆者在這三大網站上隨機抽取電視機、空調、洗衣機的型號進行比價,再通過盒子比價網的價格趨勢變化圖進行對比,發現榜單上的大部分商品在經過8月15、16號的低價銷售后,已經重新上調價格。
以索尼KDL-46EX650電視為例,京東商城從8月15日的最低價6499元的誘惑狀態輾轉到8月19日的6499元無貨情況;蘇寧易購8月15日最低只需要5099元有貨的情況,到19日價格則變為5433元,沒有現貨,但能預定。國美電器網上商城也從8月15日的5089元的無貨狀態到19日依然保持原狀,還是無貨可發。在此期間,這些大家電產品不僅沒有任何贈品,而且也沒有什么會實際上的優惠,還有部分產品甚至已經悄然漲價。這不禁讓人感覺“價格戰”只是電商們吸引消費者眼球和促銷家電以及他商品的手段。
以上可以看出,這場“價格戰”商品降幅遠不如高層的“口水仗”好看,而消費者已經沒有多大興趣比較哪家價格低了。據瀏覽量統計網站A lexa顯示,截至昨日午間京東商城排名52,流量排名下降21位,蘇寧易購排名151,流量排名下跌89位,庫巴和國美商城分別下跌了200位和309位。
誰才是這張“價格戰”鬧劇的最大受益者?目前仍難有定論。當前,將微博當作新聞發布會現場,劉強東、李國慶、李斌作為半個娛樂圈中人,已成功將電商大戰狠狠地炒作了一把,弄得“全民折騰”,電商們“打鬧”至今已收獲頗豐,這場價格戰也逐漸被擱淺。
投影時代網提醒您 網購需謹慎
對于網購存在的風險,投影時代網提醒消費者,網購家電需謹慎,要貨比三家,還需索取購物憑證或保存交易協議(包括電子版),網上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數是外地公司,收貨時要留意查看票據的公章。如果所購商品發生糾紛,應按屬地管轄原則,向票據公章單位所在地的有關部門投訴。在網購數碼、通訊、家電等產品時,切莫步入低價陷阱,當網上物品所標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格時,千萬不要貪便宜。
由于不少網友之前沒有網購大型家電的經驗,所以在第一次收到電視機、冰箱等大家電時,往往會忽略了當面驗貨這一重要流程;而快遞員為了節省時間也通常不會提醒消費者驗貨。不出問題一切都好,一旦出現問題,孰是孰非很難說得清楚。所以,建議消費者在選擇網購家電賣家時,一定要選擇品牌指定經銷商、專業家電網站認證經銷商或者是著名網絡商城。并且付款最好能有第三方支付或者貨到付款。而且萬一發現有問題,可以找廠商與網站雙方提供的售后服務,也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