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光電”崛起
光電顯示產業,歷來被看做是電子工業的奇葩。擁有科技密集、投資密集、上下游產業關聯密集等特點。不僅是各地追逐GDP的好項目,更是一地產業升級、科學發展的好項目。拒不完全統計,本世紀前十年,全球電子行業涉及的巨額投資項目(單體超30億美元)中,光電顯示占據了大部分席位。
因此,光電顯示產業已經成為國內沿海發達地區競相爭取的高端產業之一:蘇州、昆山、深圳、廈門、北京、南京、廣州,無數在經濟實力和產業配套上“巨富”型的城市,都在極力爭取有關項目的落地。不過,在這場光電競賽中,一座地處中部地區的城市,卻后來居上。他就是合肥。憑借早年京東方6代線,以及目前正在施工的鑫晟光電8.5代線項目,將使合肥成為國內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基地。
2012年5月,國內新聞媒體紛紛用“從市發改委了解到”的字眼,報道了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核準的消息,并稱將于2013年底投產。
該項目刷新了合肥京東方6代線項目創造的單體項目投資最大的記錄,8.5代線285億的投資也是安徽迄今為止最大的高技術產業項目。該項目將新建一條8.5代線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產品以9.7"、10.1"、15.6"、17.3"、32"、46"、55"液晶電視顯示模組為主,全面滿足從平板電腦到大尺寸液晶電視應用的需求,未來甚至可以切割150英寸的巨型電視屏幕。
目前,鑫晟光電項目施工正在進行中。2011年底,尚在審批中的鑫晟光電8.5代線就已經完成投資13.5億元,其中包括重要的供電部分的基礎工作、土地和用水的基礎工作。甚至,早在2010年9月,合肥市發改委主任王厚亮就曾經表示,作為打造合肥平板顯示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8.5代線早已“萬事俱備,只差審批。”
2012年4月19日上午10:00,隨著業主的一聲令下,鑫晟光電8.5代線廠房基建承包商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合肥鑫晟項目15萬平米的3#廠房第一塊底板混凝土開始澆筑。這是最后一個開工的主廠房。該單體的施工標志著合肥鑫晟項目所有主廠房已全面開工,開工面積近68萬平米,總投資62億多元。截止8月初,鑫晟光電8.5代線廠房主體輪廓已經清晰,雄偉的鋼結構廠房常常引起路客駐足。
而在配套方面,且不說必備的銜接產業,就連職工住宿問題,也已經在開工解決之列。據悉,鑫晟光電科技公租房2087套保障房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這將有力的保障三百多天之后8.5代線項目的按時投入設備調試和運營。該保障房項目,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較大的公租房小區之一。
鑫晟光電8.5代線快速建設的同時,項目本身技術支撐體系也在日益完善和提升。
鑫晟光電8.5代線的技術來源是國內最大的液晶面板企業京東方。據早期資料表明京東方至少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占有鑫晟光電8.5代線10%股份。
該企業掌握從2代線到8.5代線的量產項目建設和運營經驗,掌握非晶硅TFT基板技術、金屬氧化物TFT基板技術、IPS廣角技術、并擁有成都4.5代OLED生產線、正在建設鄂爾多斯5.5代OLED生產線,同時京東方也是合肥6代線的投資方和業主。在合肥8.5代線的布局,被認為有助于提升京東方在液晶面板領域的規模競爭優勢,京東方的參與也會使得鑫晟光電8.5代線從采購原料、設備到運營和銷售,都擁有“成熟”的經驗。
京東方北京8.5代線,通過一年的調試和試生產,已經于今年7月底實現滿產,達到月產能9萬片玻璃基板,產品良率達94%,各方面的關鍵技術、經營指標全部達到預期設計,并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這將為合肥鑫晟光電項目的順利建設和投產提供必需的技術保障。
但是,鑫晟光電8.5代線項目不是北京項目的簡單復制,而是升級之作。合肥鑫晟光電8.5代線項目將在國內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率先引入“金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也就是IGZO-TFT背板技術——這將使的這條液晶生產線一開始就站在全球液晶面板產業的前沿技術位次之上。
IGZO-TFT背板,采用新型金屬氧化物替代傳統非晶硅材料,在電子遷移率上提高10-30倍,從而獲得更好的背板控制特性:節能、高效、低故障率,并適用于未來OLED面板的“電流驅動模式”。目前,全球液晶面板產業正在掀起向IGZO-TFT背板技術轉型的高潮。據悉,液晶之父夏普已經完成8代線的轉換工作,并成功利用新型IGZO-TFT背板技術量產出更高分辨率的液晶面板產品。
2012年,國際面板廠商,夏普、友達等紛紛推出4K標準的超高清分辨率液晶面板主要依仗的新技術就是IGZO-TFT。目前,蘋果公司暢銷全球的IPAD3平板電腦的顯示器,即采用夏普金屬氧化物TFT液晶面板。2012年3月,中國大陸首塊氧化物TFT液晶屏(18.5英寸HD Oxide TFT-LCD)及首塊氧化物AMOLED顯示屏(4英寸WQVGA Oxide AMOLED)在京東方研發成功,標志著我國企業已經掌握這一新型顯示驅動技術,并實現規模化生產。
隨著合肥鑫晟光電8.5代線的建設和IGZO-TFT技術的導入,國內液晶面板產業將在從10英寸到最大150英寸的液晶面板產品上同步國際面板產業,實現新的技術升級。并由于這種技術的應用具有在OLED和LCD之間的共同性,也可為面板線未來轉向OLED產品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合肥8.5代線也將是國內最先進的一條液晶面板制造線。
6代、8.5代聚集的規模效應
顯示面板項目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而是現代電子產業的一個技術和工藝的交集型產業。研究數據表明,面板產業對上下游市場的帶動作用可達到其自身投資規模的3-5倍。
目前,合肥除了新建的8.5代線外,還擁有一條京東方6代線(投資170億),以及1條等離子(PDP)顯示器件生產線及藍雅2.5-3.5代若干低世代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
其中,藍雅(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香港青雅電子制品廠有限公司在合肥出資9900萬美元注冊成立,投資22億元人民幣,建設低世代液晶顯示面板產業基地項目。該項目主要面向手機等小型顯示產品的市場需求,切割面積在10英寸以下。京東方6代線是中國大陸首條自主建設并最早量產的TFT-LCD高世代線。總投資175億元,2010年10月實現量產,到2011年底,該生產線的月產能提升至10萬片玻璃基板,產品覆蓋37英寸以下顯示產品應用領域,包括18.5英寸和21.5英寸電腦用液晶屏、26英寸和32英寸電視用液晶屏等市場主流產品,在32寸以上產品上填補了國產化的空白。
結合正在建設的8.5代線,可以看到合肥已經完成從小到大的全范圍液晶面板產業布局,且6代線和8.5代線都采用較大的單線產能設計。屆時合肥將成為液晶面板產業國內最大的基地。這對于吸引上下游配套產業,包括背光源、玻璃基板、導光板、偏光板等多種光學薄膜產業、液晶等新興材料產業,電視電腦手機等下游整機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例如,合肥樂凱有4條光學級聚酯薄膜及精密涂布生產線,在建生產線有6條。客戶涉及三星、LG、友達、海信等。此外,樂凱所生產的光學級聚酯薄膜及涂層產品已成功進入國際光學薄膜領域,填補了我國在平板顯示產業鏈最前段的光學級聚酯薄膜領域的空白,改變了平板顯示領域、觸摸屏行業前段膜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作為合肥6代線最大的配套項目――彩虹(合肥)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目前已有2條5代線和2條6代線),更是一個依賴于產業規模的項目。玻璃熔爐的工作具有不間斷性,一旦開爐就不能輕易停下來,因此需要下游市場具有穩定的規模采購能力。合肥依靠在高世代線上的布局,無疑具有進一步吸引相關項目落地的優勢。玻璃基板項目是平板顯示行業最上游、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項目之一,是國家重點扶持產業。彩虹該項目總投資渴望達125億元。
此外,合肥還吸引了投資規模100億元的藍光LED項目、投資規模100億元的中建材光電產業基地項目。這些都與液晶面板產業具有相關性。被認為是合肥光電產業聚焦效應的縮影。
在下游產品布局上,合肥雖然在時間進度上落后于沿海地區和沿長江地區,但是在質量上和進度上卻并不輸于前者。去年(2011年)9月27日,聯想(合肥)產業基地正式簽約,10月8日便正式開工,今年5月30日17萬平米的廠房正式封頂,創下聯想集團建設新速度。該工程有望今年11月建成投產,年底可實現百萬臺筆記本產量,設計年產能大千萬臺,總投資3億美元。作為聯想筆記本配套項目,裕同包裝投資5億元人民幣的紙質包裝的研發、設計、制造、物流一體化項目也已經正是落戶合肥。
作為國內傳統家電產業大市,擁有著中國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和中科院等眾多研究院所的創新型技術研發基地,合肥在發展光電產業上具有難得的先天優勢。地處中部地區的特點,又使得合肥在人力資源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比沿海和北上廣一線城市更低。以8.5代線為中心的液晶產業鏈建成后由,渴望在十二五期間為合肥帶來一個新的年銷售額超兩千億的支柱型、創新型產業集群。
在合肥大舉投資液晶光電顯示產業鏈的同時,截止2012年中,全球液晶面板業已經持續近7個季度的虧損——這是自液晶產業誕生以來的最長的連續虧損記錄。
導致之一情況出現的原因很多。例如日本夏普和松下的虧損主要是由于成本難以控制:日元升值、2011年地震和海嘯造成的供應鏈中斷、日本國內全球最高的人力成本等等。臺灣地區面板也持續虧損的外資原因包括競爭對手的強勁表現,以及自身在市場布局上的延誤、缺乏本地下游產業支撐、上游產業對日依賴較韓國企業嚴重等。韓國面板企業的狀況要好于日本和臺灣,得益于韓元貶值、韓國本地上游配套的完善程度的增長,以及三星和LG彩電等終端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強勁表現,韓國面板業虧損并不嚴重,甚至在全球面板也疲軟的背景下出現了難得的盈利奇跡。
先比而言,國內面板市場起步更晚。去年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兩條8.5代線剛剛投產。產業進程布局的緩慢使得國內面板企業與外資巨頭的競爭成本更高。目前,作為全球排位第五的京東方,自2003年進入新時代面板大規模建設期以來,面板主業一直是賠得多、賺的少。
從下游市場消化來看,全球市場更不容樂觀。2011年彩電市場實際銷量低于2010年,聊2012年和2013年這種輕微下滑的態勢依然難以改觀。雖然筆記本和平板電腦市場的發展,以及手機大屏幕化的趨勢形成了新的對液晶面板產能的消化能力,但是這種市場需求的新增速度依然落后于全球面板業產能的提升速度。因此,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全球面板業還將在未來幾年處于相對產能過剩的狀態。
同時,海外8.5代線大致會在2014年完成設備折舊,到時海外市場的成本將再次降低。這對國內后起的所有8.5代線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全球市場的表現和宏觀需求并不對合肥鑫晟光電8.5代線有利。分析認為,這條生產線可能經歷比以往的8.5代線更長的盈利爬坡期。但是,從長遠看,國內發展面板產業的市場前景依然非常樂觀。
面板的下游消費主要是手機、筆記本、PC和TV。目前,我國在以上產品上都是最大的產出國、最大的出口國之一,同時也是全球前三甲的消費市場。僅液晶彩電,國內的年生產能力就達1.2億臺,占全球的一半左右,海內外銷量超過全球的四成。筆記本電腦產品,2011年全國產量達2.44億臺,同比增長32.38 %,預測今年市場增長在12-18%之間。而作為關鍵配套的面板產業,目前國內的市場自給能力依然較低。以京東方北京8.5代線的產能計算,最多也僅是滿足國內市場8%的需求。
因此,國內建設的液晶面板的產能具有極大的本地消化的特點。這和臺灣液晶面板產業、韓國液晶面板產業完全不同。同時,雖然液晶面板產業不是人力密集產業(例如投資達285億的合肥8.5代線僅需要4500名工人,資金人員消耗比低于造紙產業的五分之一,不及服裝產業的數十分之一),但是人力資源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依然很大。和日本面板企業比,我國面板項目在稅收、人力和土地成本上會更低。
與外資同行比,國內面板的市場競爭力顯而易見。根據數據顯示,今年4月國內市場液晶面板廠商出貨量整體增長,奇美繼續保持第一市場份額為33%,友達維持在17%,LG-Display為18%,三星為13%。其他廠商份額有所增加,主要是京東方、華星光電市場份額上升明顯,京東方出貨量占市場份額7.8%,環比上升68%,華星光電占市場份額的7.9%,環比上升59%。而到了5月,三星、友達等液晶面板廠商出貨量大幅下滑,京都方、華星光電則實現“逆勢增長”,京東方出貨量在當月已超越三星、友達和LG-Display,成為行業第二位。
在看到全球面板的困難的同時,也應看到國內面板行業和面板市場的特殊性,更應看到全球面板產業向大陸轉移的趨勢。目前,LG和三星,世界最大的液晶面板企業都在國內建設8.5代線,臺灣面板業也在考慮進一步擴大在大陸的產能布局。面板產能由科技發源地向市場需求地轉移的趨勢已經形成,并進入不可逆的過程。目前只有大陸擁有新建液晶面板線項目,日韓臺已經停止液晶面板新線的建設。研究認為,未來十年,大陸地區的面板產能將達全球的4成以上。而目前國內市場的自給率才突破兩成。未來市場空間依然巨大。
在業內專家看來,國內面板業追趕者的角色短期不會改變。這也是國內面板業者京東方、華星光電都難套虧損的主因。作為后來者追趕前人的過程,一定會付出必要的代價。
彩電是對液晶面板產能消耗最大的行業。液晶面板大致占據彩電整機成品的6到8成。因此,可以說沒有面板的彩電產業就是空心產業。對于PC和手機,面板在配件成本中的比重要低很多,但是依然是最關鍵的配件之一,也是最大的成本組成部分之一。隨著普通臺式PC顯示器大型化的發展趨勢,顯示面板在臺式PC的成本構成中已經進入前三甲。同時,隨著存儲和主板價格的下降,在筆記本電腦的成本構成中,顯示器也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未來隨著平板電腦的普及,和IN-CELL技術觸摸顯示面板的大范圍應用,在手持式智能設備中,顯示面板的成本比重也有望呈增長態勢。
對全球最大的手機、PC和TV制造國,掌控關鍵成本組建,顯示面板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實現顯示面板的本地自主化制造,也是轉變依然電子代工業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的關鍵影響力之一,建設自主的面板產業對于全國電子產業具有強烈的升級推動作用。
而對于中部城市合肥,通過引入光電產業,在高科技行業做文章,亦可以實現地區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作為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發展的縮影,深圳從一開始的勞動密集型“三來一補”貿易,到現在的建設創新型、科技密集型工業城市的轉變過程可以給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城市發展規劃提供眾多經驗。
這些經驗的關鍵一條就是“產業升級要主動布局、提早布局”。在這方面,合肥光電產業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實踐例子。平板顯示,作為一個技術資金雙密集型產業,在合肥而不是眾多的沿海發達城市,形成規模化效應,率先建立起國內最大的平板顯示產業聚集地,從分說明了“跨越式”發展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面向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無疑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產業之一。其中光電顯示產品,作為不可或缺的電子信息產業組成部分的重要性,將僅次于半導體和軟件產業的意義,成為一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水平的關鍵標志之一。因此,即便是現在全球面板業整體面臨虧損的困境,但是如果想要發展,那么合肥鑫晟光電8.5代線這樣的項目就必須落地,而且還需要更多的類似項目的落地才能真正實現國內電子信息工業從大到強的轉變,實現國內電子信息工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