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彩電行業到IT巨頭,對于智能電視都充滿了無限熱情。國內市場上,三星、海信、創維等品牌均在建立自己的應用程序商店。廠商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紛紛發力應用程序,一場以應用程序為中心的戰役正在悄然上演。
應用程序 智能電視的軟實力
2012年的智能電視出貨量將超越1000萬臺,這一數據在業內幾乎無人懷疑。而賽迪顧問預測,到2014年智能電視銷量將達2500萬臺左右,占國內平板電視50%至60%的市場份額,未來幾年智能電視將呈現出爆發之勢。
伴隨著智能電視的快速崛起,給行業帶來的,不僅是機遇,更有變革。據《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社交網站例如Facebook和Twitter正在給電視觀眾提供一個虛擬空間,以便讓用戶們一起分享、討論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現在,大量社交電視應用程序紛紛涌現,它們希望改變人們依靠電視頻道搜尋節目的方法,通過社交信息幫助用戶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電視。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曾表示,目前的電視智能化浪潮將引發一場大的行業洗牌,很多企業將無法避免被淘汰的命運。電視智能化的核心是用戶體驗,因此,企業需要作出由“硬件”到“軟件”、由“外形”到“內容”、由“單一”到“組合”、由“復雜”到“簡單”的自我革新。
一系列數據印證了業界領袖們的判斷。新媒體對電視的沖擊已然顯現,艾瑞咨詢最新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開電視。北京地區電視開機率已經由3年前的70%下降至30%;全國電視收視率一年要下降13%左右。沒有豐富的智能應用、完美的人機交互體驗,電視便難以滿足消費者日漸增多的使用需求。
相關數據顯示,在有計劃選購平板電視的消費者中,40%的消費者比較注意電視的聯網、玩游戲、看電影等功能。在平板電視日趨同質化的時候,廠商靠的就是其智能電視應用方面的“軟實力”與其它電視區別開來。據悉,在智能電視人機交互功能、VOD視頻點播、軟件應用等方面,家電廠商在2012年都加大了研發力度。
廠商相繼發力應用程序
智能電視推出以前,電視的升級換代多體現在占據其制造成本50%以上的顯示屏幕上,從CRT到等離子再到LED、3D電視一路演進,目標是高清、亮麗。隨著智能電視時代的到來,電視的功能定位出現實質性變化,網絡功能、應用軟件功能的加入,打破了較為封閉的傳統電視產業鏈。
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相關數據顯示,智能電視出貨量有望在2015年超過1.3億,占據市場上平板電視數量的近一半。面對電視“智能化”的趨勢,摩拳擦掌的不止是廣電系,通信、IT、互聯網巨頭亦紛紛涉足,應用程序之爭日漸激烈。
今年5月,國內IT巨頭聯想多款智能電視在國內上市銷售,正式挺進智能電視領域。國內的家電企業面對機遇、挑戰,除了加強智能電視的生產、營銷,更開始“合縱連橫”。TCL、海信、長虹三家智能電視巨頭聯合成立了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簡稱“中智盟”),旨在改變智能電視企業單一作戰的局面,實現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共同合作發展。
雖然智能電視的重量級應用程序還未產生,然而隨著智能電視的逐漸普及和用戶數目的增長,在智能手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用戶、操作系統、應用商店和程序開發者產業鏈很可能會在智能電視領域出現,讓智能電視普及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