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間,蘋果憑借iTunes和iPhone顛覆了整個音樂和無線行業。目睹這一切的發生后,有線電視運營商都想要避免重蹈這兩個行業的公司的覆轍,避免失去控制權。
據悉,蘋果正就將有線電視節目增加到其未來的電視設備(可能是電視機,不過更可能是其它的產品)與多家有線電視公司進行談判。華爾街日報本周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蘋果在試圖爭取獲得有線電視公司的合作,以推廣其設計的機頂盒。
知情人士稱,該款設備將由蘋果直接出售給消費者,蘋果從機頂盒上的電影和應用銷售中獲得30%的分成,而有線電視公司則將負責該服務的運營,其中包括修理出現故障的設備。
換言之,蘋果只想負責設計及銷售設備,展現光鮮和用戶友好的一面,而那些無人賞識的“臟活”則讓有線電視公司去干。科技行業將此稱為“啞巴管道”:負責提供服務的公司卻對其網絡流通內容沒有發言權,對用戶體驗也沒有直接的控制權。
這恰恰就是蘋果先后推出iTunes和iPhone之后無線行業和音樂行業所遭遇的處境。
音樂行業公司在音樂的銷售和推銷方式上失去了大量的控制權,這導致了過去十年間整體音樂業務收入一直處于下滑。iPhone問世之后,AT&T、Verizon等移動運營商不能夠通過應用銷售、短信甚至是電話服務謀利,對于這些也毫無控制權可言。(如果你的智能手機上裝了Skype,你是不會使用按時計費的傳統通話服務的。)運營商們被迫耗費大量資金建造并支持數據網絡,并改變其商業模式,通過實施數據服務階梯定價來創收。
“iPhone的誕生徹底改變了整個行業的面貌,”AT&T CEO蘭德爾·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上個月出席《財富》科技頭腦風暴大會時表示,“無線行業都在努力改變定價模式。”
行業專家們指出,康卡斯特、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及美國其余的有線電視公司都想避免重蹈移動運營商的覆轍。
“歷史是一位很好的老師,”通信與有線行業資訊公司cg42執行合伙人史蒂夫·貝克(Steve Beck)說道,“有線電視公司注意到iTunes和iPhone出現前后音樂行業和無線行業的變化,以及蘋果所獲得的控制權,它們絕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要是與蘋果展開合作,有線電視公司還會希望有競爭對手——更準確地說,是多個競爭對手——摻雜進來。目前,Apple TV支持Netflix、Hulu等與有線訂閱服務直接競爭的服務。
當下,有線電視巨頭們的城池還相當穩固。Verizon、FiOS、AT&T、U-Verse以及衛星電視服務商DirecTV 和Dish Network吸引走了一些有線電視用戶,不過在易用性、價格、用戶滿意度或者規模等方面它們還未形成氣候。
如果蘋果的機頂盒有了徹底性的改進,可支持任何一家有線電視公司的服務,那有線電視服務將會迅速成為一個商品。第一家冒險嘗試的運營商可能將占得先機,而一旦所有的競爭對手開始采用蘋果的機頂盒,先行者碰到的困難最終將不復存在,價格戰也將不可避免地發生。
“它們對此小心翼翼,這并不讓人感到意外,”貝克說道,“在這個行業,新用戶或者用戶保留率的潛在增長,似乎并不能夠抵消其中巨大的風險。”
這是消費者不愿意聽到的事情。蘋果之所以步步逼近電視市場,是因為它知道大量的消費者都在渴望更簡單、更優美的電視服務解決方案的出現。眾所周知,機頂盒使用起來并不容易,尤其是進行內容搜索,而有線服務提供商與其用戶的關系則并不穩定。在每年的美國用戶滿意指數排行榜中,有線電視公司多年以來總是位居榜尾。相反,過去幾年蘋果的用戶滿意指數一直都高居榜首。
盡管遭遇了諸多的困難,蘋果進入電視領域似乎必然將會發生。有線電視公司還未面臨Napster式的悲慘命運:“掐線”( Cord Cutting,即用戶終止訂閱有線電視服務)現象正逐漸形成,但仍受到一定的抑制。
然而,隨著有線電視公司的用戶逐漸流失給能提供更廉價服務的公司,如流媒體視頻服務商,它們可能會開始將蘋果看作是救星。
“蘋果最終會找到一家愿意合作的有線電視公司的,”貝克說,“問題就在于,該合作關系對蘋果產品的最初愿景有多大的限制。如果蘋果得作出妥協,那其電視產品將停留在業余愛好層面,無法實現當初的設想。”
作者:《財富》雜志撰稿人大衛·戈爾德曼(David Gold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