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1日國家安排265億節能補貼以來,消費者開始享受到購買節能產品的實惠,節能產品也逐漸被消費者所關注。相比于人們對于白電(如空調、冰箱、洗衣機、電磁爐等)的節能關注程度,黑電(電視機、音箱、高清播放器等音/視頻產品)因單位時間耗電少、節能技術門檻高,無論行業還是消費者,對黑電節能的要求相對寬松。正因如此,黑電的節能更加不容忽視,它考驗著企業的責任心,更考驗著企業的綜合實力,也有效的促進了彩電行業的綠色發展。
從已經公布的五大品類節能補貼細看,國家對申請企業設立了門檻,例如,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產品要求年推廣高效節能產品不少于10萬臺,平板電視要求年推廣高效節能產品不少于50萬臺,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以及空氣能熱水器則要求年推廣高效節能產品的數量分別不少于3萬、5萬以及1萬臺。
作為首次納入節能補貼的產品,電視的補貼標準依照尺寸及能效指數:電視機32英寸以下能效指數大于等于1.7每臺電視補貼100元,能效指數大于等于1.9每臺電視補貼150元;32英寸至42英寸以下能效指數大于等于1.7每臺補250元,能效指數大于等于1.9每臺補貼300元;42英寸和42英寸以上能效指數大于等于1.7每臺補貼350元,能效指數大于等于1.9每臺補貼400元,補貼率超過10%。以后,消費者就可參考能效指數選購節能電視,也間接的提升了消費者的環保意思。
此次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涉及了節能產品的具體品類和標準,也更加明確了“綠色節能”產品的標準和范圍,這對企業的短期盈利和長遠戰略都將產生利好影響,更為重要的是,此類鼓勵“綠色節能”的政策將有效引導和支持企業形成更為科學的長遠經營策略,促使他們加大對節能產品的技術創新投入,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從而加速實現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讓企業產品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