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家電市場完全可以用死水微瀾來形容。終端消費表現疲軟、市場趨于飽和等讓家電企業們焦頭爛額。被全球家電企業們視為福地的中國市場也沒能幸免,國內房產限購政策讓國內大好的市場潛力立即被畫上了X。于是日系家電企業繼續集體虧損;中國國內空調旺季不旺、冰洗一如既往的沉寂、小電產品也沒能保持住過去兩年的增長勢頭。家電市場這一表現讓曾經爭先恐后想進入家電市場分一杯羹的企業們趨之若鶩、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卻有人反其道而行:瑞典家居廠商宜家宣布進軍智能電視市場,這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宜家之前,蘋果、聯想紛紛宣布試水智能電視市場,聯想甚至已經推出了四款智能電視進入銷售渠道。而在蘋果和聯想之前,谷歌早早的推出了谷歌電視,那便也是智能電視的雛形。谷歌進入智能電視是其擁有豐富的應用程序及相應的內容,只要找到相應的硬件供應商,與其合作,谷歌電視便能順利進入終端市場;蘋果和聯想進入智能電視的原因就有些相似:同樣是作為出色的IT廠商,在面對與IT有千絲萬縷關系的智能電視時,無法將自己置身事外。唯一區別的就是蘋果電視除了屏幾乎全部出自自家,而聯想電視更像是大號的組裝電腦。但不管怎樣,谷歌電視有自己的內容做基礎;聯想及蘋果有強大的技術系統做后盾。智能電視形成的幾大因素只要占得其一,那么進軍智能電視界倒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當谷歌、蘋果、聯想宣布進入智能電視界時,人們更多的是在探討他們的經營模式、品牌推廣模式及銷售模式。而當宜家宣布進軍智能電視時,幾乎沒有人進行討論——人們都已經被震驚到無法思考了。
宜家作為一個全球性連鎖的家居企業,無疑是成功的,其成功在于別無他出的產品創意及出色的品牌塑造。但宜家進軍智能電視?即便是宜家忠實的粉絲,估計也要對此表示懷疑。宜家自己也許也不是太自信,因此選擇了與TCL合作:宜家推出Uppleva電視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支持Wi-Fi的智能電視機和整套的媒體應用項目,用Uppleva項目負責人馬塞爾的話說就是:“宜家的理念是銷售完整的電視解決方案,把電視機、音響和家具整合在一起。”而這套整合方案據傳本月就將以低于1000美元的價格在歐洲進行銷售。在整套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宜家選擇了軟硬件產品結合的方式來推動自己的“智能電視新品”,而由于在電視產品制造上的缺乏,它選擇了與TCL合作。
這一項合作案對TCL來說無疑是有利的:一直以來堅持走國際化路線的TCL如果能攀上宜家這顆國際化的大樹,那么它的國際化道路會平坦很多。
那么對宜家而言呢?
宜家的智能電視解決方案讓我們自然的同時想到了谷歌和蘋果。沒錯,谷歌模式是提供內容程序、聯想模式是以自己的硬件配備合作商的內容程序,而宜家的智能電視解決方案正是將兩種模式結合起來,赫然有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霸氣。然而,這種霸氣能帶來結果嗎?
先看谷歌模式的成長
谷歌電視已經進入第二代,但谷歌電視的市場卻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長。谷歌電視的程序及內容能力都毋庸置疑,與索尼等的合作也讓它看起來貴氣十足。但與中國國內的智能電視相比,谷歌電視無論從品牌推進還是市場推廣上,都稍欠火候。在發展了好幾年之后,如今的谷歌電視更像是個尷尬的存在,并沒有讓我們看到其獨特存在的意義。
再看聯想模式
其實聯想電視究竟會成功還是會失敗,目前我們都無從說起。從聯想電視產品本身來看,不論是操作系統運用還是界面設計,都比國內傳統廠商的智能電視產品好很多。但與其電腦產品一樣,漏光等問題也同時存在。無論如何,聯想電視是作為行業里程碑式的物種存在的,它存在的意義是提醒我們,IT真的正式和智能電視結姻了。但就目前聯想電視的電視品牌推廣及電視渠道建設情況而言,聯想電視顯然在產品本身之外并未考慮到太多。聯想擁有的豐富的渠道是傳統的IT銷售渠道,而智能電視顯然不能以銷售電腦的方法去銷售,因此聯想電視在銷售環節將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那么宜家進入智能電視市場之后,會是什么樣呢?與TCL的結盟必定不會只限于產品生產,有可能還會借助于其銷售渠道;另一方面,宜家有非常豐富的自有銷售渠道,但它首先要做的事將想要買電視的人吸引到宜家的門店而不是國美或者蘇寧的門店。沒有品牌基礎、沒有硬件生產基礎、沒有智能電視內容程序、沒有成熟的電視銷售渠道,宜家開拓進軍智能電視之路的方法的確有點異想天開的成分在,而關于聯想+谷歌模式的猜想,只希望宜家不要取其“糟粕”去其“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