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士康斬獲蘋果iTV電視訂單的消息不絕于耳。有報道稱,富士康正在進行試產,不久即將面市。另有消息認為,蘋果有意選擇在奧運會前制造噱頭,以便迅速將產品推向市場。
不過,有調研機構認為,蘋果iTV電視最快也要到2013年才能問世。事實上,無論蘋果iTV電視何時成為現實,都不可避免的對中國彩電業帶來沖擊。
啟示意義大于沖擊
家電評論家劉步塵認為,蘋果對中國彩電企業的影響,不在于其市場表現如何,而在于其做智能電視理念可能與我們大相徑庭。
在蘋果iTV電視出現之前,中國人對智能化的理解還停留在單一產品上。國內彩電企業對智能化的宣傳也僅限于“云平臺”,語音交互,音視頻分享等基本的功能體驗。不過,蘋果iTV電視首次把應用資源、內容和服務融合為一個整體呈現給消費者,讓電視擔負起家庭生活中心樞紐的重任。
產經評論家洪仕斌表示,蘋果的人機互動、強大的兼容性、操作的便捷性是蘋果的特色。在蘋果iTV電視設備中,Airplay是實現不同設備之間互聯互通的橋梁。通過Airplay,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照相機、娛樂音響,甚至是其他智能家居設備都可以實現無縫鏈接。
因此,對于蘋果iTV電視而言,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面板等硬件產品上,它凸顯的是內容、服務、應用的重要性,尤其是圍繞應用而衍生出的無限的體驗資源。這與目前彩電廠商過分強調畫質形成鮮明對比,對電視而言,究竟什么才是用戶最需要的,蘋果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蘋果做電視對中國企業的最大威脅,很有可能在于顛覆我們對智能電視的既有思維,導致我們做智能電視不得不放棄重新開始。”劉步塵提出這樣的擔憂。在劉步塵看來,短期內,中國彩電企業可以暫居“避風港”,但長遠來看,蘋果iTV電視帶來的是商業模式上的變革,這對國產彩電企業的啟發意義是無法估量的。
誰受蘋果負影響最大?
蘋果iTV電視的出現,不可避免要觸動彩電業敏感的神經。但可以預測,短期內,這種觸動產生的沖擊是微弱的。因為,蘋果iTV電視超乎現實的智能化體驗離中國消費者尚遠,國產彩電智能化水平普遍較低,從創新性上來講,國內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與之匹敵。
長虹深圳分公司市場總監張亮認為,蘋果進入電視領域,最擔心的企業應該是三星。實際上,單從智能化體驗來看,蘋果iTV電視與三星SMART智能電視確有重合。Airplay是蘋果重要的分享工具,與之功能相似的是,三星allshareplay無線云共享服務幾乎就是其翻版,三星借此同樣實現了不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另外,語音控制、面部識別、App商城,以及最基本的網絡瀏覽等功能,三星SMART智能電視也已經完全兼容并包。假如蘋果iTV電視能夠豐富上述功能,并做到推陳出新,這對三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來自NPD的調查顯示,三星平板電視2012年第一季度北美市場份額達35.1%。在被稱為“下一代電視”的智能電視領域,三星具有47.3%的市場份額。
為了保持既有的市場地位,三星不斷在重新定義電視的智能化標準,而憑借超高的用戶忠誠度,蘋果極有可能一舉把智能化生活推向消費者。長遠來看,蘋果大有引領智能電視消費新潮流的趨勢。畢竟,蘋果iTV電視已經有了“蘋果” 這個龐大的母體,背靠蘋果這棵大樹,iTV已經占據了品牌先機。
康佳研發中心運營經理吳杰坤表示,蘋果iTV電視依靠itunes和app商城積累的龐大用戶群,以及豐富的應用、方便的支付手段和品牌影響,會搶占國內和日韓廠家的智能電視高端機型的增量市場。可以推測,以三星為代表的高端智能電視廠商或將首當其沖,與蘋果的這場正面交鋒在所難免。
蘋果iTV電視在中國的阻力
根據分析師Munster預測,蘋果會在明年年初推出一款蘋果電視產品,價格在1500到2000美元之間,有42英寸和55英寸兩款選擇。
遵循著封閉式開發的優良傳統,蘋果之所以不倉促推出電視產品,不是因為已經放棄,而是還未做好充足準備。Munster撰文指出,蘋果要做,一定會做一個讓大家眼前一亮的產品,甚至是創造一些新的需求,而不是替換現有的電視。
但一個現實的難題是,蘋果iTV電視要想進入中國市場障礙重重。僅靠一款產品橫掃中國的巔峰奇跡恐怕不會在智能電視身上重演。
首先,智能電視不是手機,它的內容將不可避免受到中國政府的審查與限制。谷歌退出中國即是內容審查的前車之鑒。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或許蘋果iTV電視會打“擦邊球”,通過與互聯網電視牌照商合作,巧妙避過在節目內容上的苛刻審查。
事實上,彩電廠商與內容商聯姻的案例不勝枚舉,百視通、華數等在線內容供應商備受智能電視企業青睞。蘋果是否愿意放下身段,與之達成利益捆綁十分關鍵,否則蘋果在華遭遇的政策風險將大于市場風險。
其次,蘋果iTV電視如何打通銷售渠道。在家電評論家梁振鵬看來,蘋果在電視領域重蹈失敗覆轍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從歷史來看,沒有一個IT企業能成功進入彩電行業。在中國,蘋果缺少傳統家電市場必須的銷售渠道。借助何種渠道才能把蘋果電視送抵消費者,這將是蘋果優先考慮的問題。幸運的是,聯想智能電視的出現或能成為蘋果的福音,同為IT企業涉足電視,聯想如何運作將為蘋果提供有益的借鑒。
最后,蘋果iTV電視如何在透明競爭的市場中謀利。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認為,“電視行業是成熟市場,利潤不高,蘋果如何在成熟市場獲得高毛利率,對其是最大挑戰。”蘋果iTV電視最低售價為1250美元,最高為1600美元,這個售價難以與高端機的價位匹配,更比不過即將上市的OLED電視。另外,傳統彩電企業沒有暴露出明顯的劣勢,因此借助蘋果概念改變現有市場競爭格局并不現實。蘋果iTV電視除了常規的盈利模式外,是否能創造性的開辟新的盈利點,業界對此既抱有期待同時又持有懷疑態度。
即便沒有人能準確預測蘋果iTV電視的前景,但消費者和彩電同行都對此充滿了期待。因為,開發蘋果iTV電視不僅僅是喬布斯的臨終遺愿,也寄托了一代人對劃時代電視產品的無限向往。對做慣了傳統彩電的中國企業而言,這一革命性產品將給他們帶來思維上的碰撞,從研發到盈利模式,開闊國內企業的經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