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行業最熱的一條新聞是,蘋果電視終于有了可靠的進展,由富士康進行代工生產,盡管我們仍然需要靠各個第三方來了解其配置等信息。
蘋果的強大,幾乎可以讓你把聯想忽略掉,但這個中國版的“蘋果”依然意氣風發地隨之起舞:以電腦起家,也做手機,現在進軍電視市場。
在今年4月份,聯想正式推出了ideatvK91,標志著聯想正式進入了電視行業,不過市場反響并不盡人意。
對此,聯想數字家庭事業部總經理熊文表示,聯想CEO楊元慶對智能電視沒有施加任何銷售壓力,聯想智能電視短時間內不追求盈利,也不追求高市場占有率,目前階段主要是培育智能電視市場,讓消費者逐步認識智能電視。
目前的窘況只能如上來安慰自己,聯想的野心還是有的,楊元慶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希望聯想在智能電視領域能有PC領域的地位,并成為聯想新的增長點,同時聯想還將在下半年推出新一代智能電視產品。
不過,聯想的理想更多地被人認為是幻想,其兩大硬傷即“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積累不足”,無法讓人對其樂觀相待,況且它的試水第一步就沒有中彩。“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或者“一切皆有可能”,對聯想來說并沒有應景。
毫無疑問,聯想絕對可以生產出合格的智能電視機產品,就像它可以生產出計算機產品一樣,不過無論是蘋果使之風靡世界的平板電腦,還是英特爾大肆宣傳的超級本電腦,聯想永遠都只是個聞風起舞的生產者:即便聯想已經是世界第二大PC廠商,它依然稱不上一個偉大的企業。
因此,聯想電視并不會給我們帶來多大歡喜,它的出現不會比美的新推出一款洗衣機更有實際意義,除了帶來一時的新聞與傳說。
坊間有一句戲謔的話,說柳傳志除了電腦什么都不會做,但楊元慶除了電腦什么都會做。其實,到了楊元慶這一代,已經不是“做”產品了,只是會“生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