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作為中國智能電視元年,智能電視已經成為行業繼互聯網電視之后的又一個熱點和發展新趨勢。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咨詢(AVC)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內銷彩電零售規模852萬臺,同比下降18.6%,市場整體表現疲軟。而同時,與彩電整體市場不同,進入2012年以來,主要國內家電品牌和外資品牌全部推出了智能電視產品,截至3月,2012年新上市智能電視機型數量已經達到53款,業內預計2012年智能電視的零售規模為1134萬臺,占平板電視零售規模的27.6%。有業內人士預測,智能電視將成為未來彩電市場發展的原動力。
無可否認,智能電視熱潮已經勢不可擋,但目前智能電視市場迷霧重重,各商家推出的各種噱頭的智能電視,比如號稱能上網、能玩游戲、甚至能聽懂方言、可以測量身高體重。但是很多功能往往淪為“擺設”,智能電視仍然面臨著種種問題。
智能究竟有多“能”
標準意義上說,所謂智能電視,是指像智能手機一樣,具有全開放式平臺,搭載了操作系統,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和卸載軟件、游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通過此類程序來不斷對彩電的功能進行擴充,并可以通過網線、無線網絡來實現上網沖浪的這樣一類彩電的總稱。看上去似乎很完美的智能電視,在實際使用中卻遇到了不小的尷尬。
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年輕人有了更多的休閑娛樂選擇,對電視的依賴性日益降低,很多家庭的電視成了客廳的擺設。他們更喜歡趴在電腦前,一會兒看看優酷視頻、PPLive,一會兒上上天涯、豆瓣(微博),同時還掛著QQ、微博。很難想象他們會端坐在客廳中,笨手笨腳地操控著遙控器,通過電視去上網。而電視的忠實觀看群體--中老年人,他們恐怕對智能產品有天然的恐懼癥,習慣了電視簡單的操控方式,突然讓他們去智能電視中搜尋各種應用,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因此,即便是在已經“嘗鮮”智能電視的消費者中,智能功能的使用率也很低。
有媒體報道,智能電視除電視之外功能目前使用率僅為40%;也就是說,在購買智能電視的用戶中,只有40%真正使用了智能電視提供的智能服務,其他六成電視的智能功能基本成為“擺設”。而這其中的核心問題就是以往智能電視的易用性還不夠,電視廠商只是一味的憑空想象,并沒有從消費者的體驗角度出發,這方面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