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夏普公司在日本宣布,將向臺灣鴻海集團出售10%股份,以獲取該集團670億日元的增資。這意味著,鴻海集團將超過日本生命保險公司,成為夏普公司的最大股東,而且是最大的外籍股東。
據悉,之所以引入鴻海,是因為夏普公司在2011年度出現了巨額的虧損,赤字額創下了夏普公司成立100年來的最高紀錄,達到了2900億日元(約合29億美金)。
業績下滑、重組、換帥成了日本電子企業的敏感詞匯。
日本電子企業集體巨虧
今年1月,夏普公司宣布,這么多年來電視機事業幾乎沒有賺過一分錢,年年都是赤字,而且拖累了整個集團公司的經營業績。夏普的決算預測報告顯示,到今年3月為止的2011財政年度中,公司將出現2900億日元的巨額赤字。
然后虧損的不僅僅是夏普公司。截至2012年3月的財年,索尼預計虧損2213億日元,這已經是第四年出現虧損,松下巨虧7800億日元,這不僅創下松下年度虧損的紀錄,也創下日本制造業企業的年度虧損新高。在財報中,夏普、松下和索尼無一例外地都將日本地震、泰國洪災等列為影響的重要因素。
家電專家認為,與中國、韓國及歐洲的家電企業一樣,日系家電企業也受到了經濟形勢低迷的影響。由于大環境不理想,家電企業都不是非常理想。但日本尤其嚴重,這與日本大地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三巨頭為自救連續換帥
在集體性的業績萎縮面前,連續的“換帥”行動,宣告了日本家電行業自我救贖的開始。
2012年2月28日,松下電器宣布換帥:55歲的津賀一宏將接替66歲的大坪文雄出任松下電器社長(總裁),而大坪文雄則出任松下電器會長(董事長)。
在此前的2月2日,索尼也宣布了換帥決定,平井一夫將在4月1日接替霍華德·斯金格出任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并直接管理索尼旗下的電視機生產銷售業務,霍華德·斯金格則轉任公司董事會主席。
繼松下、索尼之后,夏普也宣布換帥。4月1日起,58歲的奧田隆司將接替54歲的片山干雄,出任夏普株式會社的社長(總裁);片山干雄調任夏普的會長(董事長),原會長町田勝彥退休并擔任“相談役”(高級顧問)。對于這次人事調整,夏普日本總部給出的理由為“經營體制的變更”。
缺乏創新仍是硬傷
創新,一向是日本消費品的“靈魂”,從第一臺隨身聽的發明,到變頻空調的生產,無一不是經典之作。但是近年來,創新能力下降使日企鮮有“經典之作”推出,液晶面板上韓國企業虎視眈眈,手機市場上蘋果公司稱王稱霸,以前日本國民半數以上使用的都是日本本國企業生產的電子產品,但是由于其缺乏自主創新,目前正逐漸被消費者所摒棄。
創新力仍顯不足成了夏普、索尼和松下等家電巨頭的通病。有業內人士指出:“整個日本的電子企業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從電視到顯示器,從平板電腦到智能手機,幾乎每一個主要業務部門都未能持續創新,未能推出引領行業先鋒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