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大型化的難點
以三星電子的“Galaxy”為代表,部分智能手機和手機機型的屏幕很早就采用了有機EL技術。之所以在電視領域應用較晚,是因為以低成本量產電視使用的大屏幕的技術沒有確立起來。
其難點在于控制有機EL材料通電的薄膜晶體管的量產技術和有機EL材料的成膜技術。而韓國企業似乎克服了這些課題,使成品率達到量產需求。
松下雖然也計劃推出有機EL電視商品,但開發進度遲緩。上市似乎推遲到了2015年左右。
索尼采取的是同時開發有機EL電視和Crystal LED Display的作戰方式,“爭取從兩個方面出發完成新一代電視實用化”(索尼宣傳中心PR經理橘川千里)。
Crystal LED Display的像素是由3原色微細LED(發光二極管)表示,通過約600萬個LED的點亮和熄滅顯示影像。與有機EL電視一樣可以實現高對比度。在今年的CES上,索尼展出了55英寸的試制品。
索尼在2000年代沒能緊跟電視的薄型化大潮,把全球份額首位的寶座拱手讓給了韓國企業。而且,電視事業到2011財年連續8年虧損已是板上釘釘。今后,該公司將通過有機EL和Crystal LED探索復興之道。
那么,有機EL電視今后將普及到何種程度?關于這一點,各位專家的看法不盡相同。外資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分析認為,“在2014年左右,供貨量將達到1500萬臺,在電視市場整體中所占的構成比將升至5~6%”。但按照DisplaySearch的預測,2015年的供貨量將維持在280萬臺,構成比約為1%,起步較為低調。
液晶電視的低價格化是阻礙普及的因素之一。37英寸和42英寸液晶電視已經跌到了3萬~4萬日元。成本能否成功降低到可以與之抗衡的水平,將左右有機EL電視的普及。
液晶電視也借LED之力實現進化
而且,有機EL電視通過此前公認的制勝法寶——薄型化、高對比度、省電化實現差異化已經越來越難。因為背照燈使用LED而非傳統螢光管的液晶電視從3年前就已經開始全面普及。
背照燈使用LED可以降低耗電量。在屏幕背面配置多個LED,具備明亮程度自動調節功能的液晶電視也投入了實用。當影像中有昏暗區域時,該功能可以減弱該部分LED的亮度,從而提高對比度。
在屏幕邊緣配置LED的“邊緣發光型”液晶電視也完成了商品化。把背照燈轉移到屏幕邊緣有助于進一步實現薄型化,厚度小于10mm的產品也已經問世。
配備LED背照燈的液晶電視的普及動力來自三星電子和LG電子。能否克服自己加大的難度——韓國企業有機EL電視業務的成敗就取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