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有130多年歷史的柯達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由于滿足于傳統膠片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壟斷地位,缺乏對市場的前瞻性分析,沒有及時調整公司經營戰略重心和部門結構,迷戀既有優勢,投資方向單一,最終瀕臨絕境。
近日,在日本夏普與中國LED照明企業金流明光電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張玉峰表示,這對傳統照明企業敲響了警鐘,雖然很多傳統照明企業有資金、渠道、品牌的優勢,但對綠色節能的LED照明領域還相對保守,也不想“革自己的命”。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飛利浦、夏普等家電巨頭紛紛進入LED照明領域,中國LED照明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百年老店巨虧,電視產業面臨尷尬
在過去的一年,百年老店飛利浦出現了10年來的最大虧損。據飛利浦發布的2011年全年財報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凈虧損12.91億歐元。飛利浦相較于柯達,后者因“為時已晚”錯過轉型時機,但飛利浦卻有著主動的戰略選擇,那就是先后砍掉手機、電視業務,逐漸退出消費電子領域。去年11月1日,飛利浦和冠捷科技簽署協議,將其電視機業務轉移到雙方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冠捷科技成為控股股東,擁有合資公司70%的股份,飛利浦則擁有30%的股份,這項交易預計將于今年第一季度末完成。而在2008年,飛利浦還號稱是全球第一大液晶電視生產商。
近年來,中國主流彩電品牌的銷售額呈緩慢上升態勢,而飛利浦電視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每個季度在華銷售額卻在下跌。隨著來自成本較低的亞洲彩電生產商的競爭加劇,自2007年起電視機業務為飛利浦帶來近10億歐元的虧損。
不只是飛利浦,日本三大電視巨頭索尼、松下、夏普也處在苦苦掙扎中。索尼電視業務連續第8年出現虧損,不久前索尼已將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全財年虧損預期增加一倍,至2200億日元(約合29億美元)。松下也于2月3日將虧損預期增加了將近一倍,達到7800億日元(約合102億美元)。
2012年夏普恰逢一百周年,2月1日,夏普發布公告,在截至3月31日的本財年,凈虧損可能達到約合38億美元,這將是公司1912年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
夏普是“液晶之父”,其憑借液晶電視開始了第二春,變成了全球一流的彩電企業和液晶的代名詞。夏普在日本的龜山、界市布局了多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夏普的龜山屏在中國頗具知名度。過去一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液晶電視需求疲軟,使得液晶面板供應過剩,價格大幅下滑,虧損波及整個面板產業,夏普也未能幸免。加上日本地震對夏普面板廠的負面影響,使得夏普液晶帝國面臨巨虧。
日本三巨頭虧損,飛利浦退出,電視行業之后,下一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