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小尺寸消費電子產品發展趨勢
從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方面來講,中小尺寸消費電子產品主要以手機、平板電腦、個人導航設備(PND)以及數碼產品三大領域,其中仍以手機為主要產品,占據著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的主要份額,推動著中小尺寸面板向前發展,而最近兩年來看,平板電腦市場發展最為明顯。
目前,中小尺寸面板的發展有以下特點:1、面板的尺寸有不斷地增加的趨勢。例如,手機面板從1.8~2英寸到目前的3.6英寸或者更大的。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機的發展,2009年隨著智能手機以及3G手機普及,手機屏幕變得更加大,3英寸逐漸上升為市場主流,另外包括數碼相框,數碼導航,平板電腦等等出現,也帶動了中小尺寸面板上升。2、面板的技術不斷趨向高端化,如液晶(TFT LCD)面板、有機發光(OLED)顯示器、觸控面板等,在材料選擇、精工制造、技術突進、產品差異性等各個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在市場規模方面,從2009年開始,中小尺寸面板的市場規模達到7.9億片,同比增長16.5%,其中手機占據了接近60%多的市場份額,成為面板市場的重要主力。經歷2009年的衰退后,2010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大增,增幅高達20.8%,達到14.25億部。2011年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通貨膨脹嚴重,大部分企業應無法維持大幅度成長,但2011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微幅成長5.1%,達到14.98億部。
2010年全球手機大幅度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智能手機,2009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僅1.89億部,2010年大幅增長到3.3億部。蘋果、TCL、HTC表現驚艷,增幅超過100%,摩托羅拉和索愛下滑嚴重,下滑幅度超過20%。LG面臨困境,出貨量下滑且2010年第二季度起連續3季度虧損。
2010年,中國手機產量超1000萬部的廠家有諾基亞、三星、FIH、中興通訊、比亞迪電子、LG、TCL移動、索愛普天、基伍國際、華為終端、天宇朗通、西可通信、偉創力(珠海)、華冠通訊、摩托羅拉。產量介于500萬部到1000萬部的廠家有聯想移動、振華通信、萬利達、康佳移動、龍康電子、展揚科技、Z-OBEE、深圳新中橋、天豪電子、聯成文科技、華貝科技。
2010年中國手機產業最大的變化是,供應鏈外包企業成為中小手機廠家的合作伙伴,針對出口市場的中小規模廠家通常會采用供應鏈外包模式。2010年采用這種方式出口的有大約6000萬部手機,2011年應該達到1億部以上。
2011年亞太地區(不含日本)智能手機出貨量突破1.37億臺,五年期的平均年增長率提高34%。
2011年全球手機規模達到14.5億部,智能型手機市場規模達到2.8億部,滲透率已經逼近3成。而2010年中國手機產量大增,增長31%,全年產量達10.15億部,占全球總出貨量的71%。2010年中國手機出口7.58億部,其中廣東省約占一半,預計今年中國手機出口仍將保持微幅上升的趨勢。
預計2012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將達到6億片,增速達到6%以下,遠遠小于大尺寸面板,其中GPS應用增速保持在20%以上,而數碼相框達到30%以上。觸摸屏在消費電子產品的滲透率也會不斷提高,預計智能手機領域2013年滲透率將達到80%,其他消費電子產品包括數碼相機,包括MP3,觸摸屏滲透率也會得到不斷增加。
到2014年末,全球消費電子領域OEM/ODM的銷售額將達到38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