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彩電銷售預計目標中,韓國三星電子將預售目標定為5000萬臺,相比去年大約4300萬臺的銷量提高了700萬臺左右,這對于現階段不景氣的彩電市場和彩電品牌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來說,實現這一銷售目標還是具有很大難度的。
據筆者了解,三星為達到全年5000萬臺的彩電銷售目標以及消費者對低端電視機的廣大需求,預計在兩月內推出更低端廉價的電視機,以提高彩電市場占有率。
業內眾多專家認為,對于三星力推廉價電視機,需要對整機成本做有效的控制。如果整機成本沒有調整,只是調整價格的話,這對于三星彩電還是虧損非常大。
而針對于三星推廉價低端電視機,筆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三星低端廉價電視機并非采用的是三星屏,而所采用的屏幕疑似為臺灣屏。
我們都知道,臺灣屏在液晶面板中,價格相對較為便宜,今年以來,面板市場均價下滑得很厲害。而偏偏對于平板電視這樣的消費類電子而言,降價一直是市場的主旋律。目前市場主流的40、42英寸電視,價格已經下滑到4000元左右;LED型號的均價,幾乎是去年均價的一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使用價格更低的“臺灣屏”,顯然是為了“省錢”,哪怕是手中雖然擁有自己的面板生產線,但用人家便宜的屏能省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而讓人較為費解的是,三星在使用臺灣屏的同時,還將宣傳口號中標榜“原裝進口液晶屏”,那么在實際產品當中就應該言而有信,實實在在地選用“原裝屏”。打的是“原裝屏”的旗號,實際用的是“臺灣屏”,確實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筆者認為,三星擬用臺灣屏來力推低價廉價電視機,未必會全面提升三星彩電的銷售,恰爾相反,如果三星擬用臺灣屏充當原裝屏,將會失去民心,成為消費者拋棄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