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然而,三星推廉價電視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嗎?業內人士認為,三星推廉價電視不但面臨著對高端形象的破壞,也面臨著渠道短板的困境。
《大品牌大問題》及《定位》作者杰克·特勞特(JackTrout)曾指出:品牌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在品牌形象與市場相沖突時,最好換一個名稱。正是因為這一原因,目前在渠道銷售上,國內企業大多實行了多品牌戰略。
譬如,白電大佬海爾集團旗下分了三大品牌,在原有“海爾”品牌基礎上,推出了高端品牌“卡薩帝”系列產品,同時隨著傳統社會向互聯網社會過渡,海爾集團還推出了國內首個定制品牌“統帥”。而國內的廚電大佬老板電器,也一直在探討多品牌戰略,“老板”品牌自身定位于高端,去年老板電器還推出了定位于中低端的品牌“名氣”,而有消息稱,老板電器已經與西班牙法格集團牽手,在國內推豪華廚電品牌“帝澤”以全方位開拓市場。在家電連鎖方面,蘇寧電器,不僅有“蘇寧”品牌,2010年蘇寧電器還與日本LAOX企業合資,在國內建設LAOX(樂購仕)廣場,通過多品牌戰略來開拓不同的消費群體市場。
所以,從品牌定位角度來看,如果三星推廉價電視,而不啟用新的品牌,對三星固有的高端形象來說,將會是品牌形象的損失。
三星面臨渠道短板
三星推廉價電視不僅可能會殃及品牌形象,也將會遭受渠道短板。在國內三四級市場,銷售渠道是外資品牌短板,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2010年,索尼電視推廉價電視進軍三四級市場時就是因為渠道限制無功而返。
三四級市場消費群體相比一二級市場而言較為分散,不但銷售網點要深入社區,服務也要經受住考研。如果服務跟不上,即使有好的銷售網點,也會影響品牌的整體形象。
與外資品牌的渠道短板相比,國內企業在三四級市場則有著天然的優勢。在家電下鄉四年的時間里,國內企業通過家電下鄉,不斷進行渠道下沉,在渠道方面優勢明顯,在農村市場占有率上也遠超外資品牌。目前,海爾專賣店,海信專賣店,創維、康佳、TCL、長虹等都在進行渠道下沉。
數據顯示,海爾在縣級市場已拓展近6000家專賣店、700家日日順加盟店。在鄉鎮市場,已拓展2.8萬個銷售網點,覆蓋全國80%以上鄉鎮。除新疆、青海等一些偏遠的縣鎮沒有布點外,全國其他省份的三四級市場都已布局完畢。多年前,TCL曾經以幸福樹電器連鎖、長虹以樂家易電器連鎖,面向三四級市場展開網絡布局和經營模式探索。康佳電視專賣店千店計劃也正在順利推進,持續進行的自建平臺直銷活動也已開始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全面平移。
由此看來,即便三星推廉價電視,在三四級市場,也將會受到國內品牌專賣店渠道的擠壓。
推新品牌與渠道合作或為出路
那么三星該如何推廉價電視來開拓三四級市場呢?
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在廉價電視上推出一個新的品牌,另外一個是在渠道上尋求與國內企業的合作。
目前,國內彩電行業發展有兩大增長點:一是智能化,一是3D。這主要相對一二級市場而言。但是,在一二級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企業將不得不考慮加大在三四級市場的投入。如果三星推出一個新的中低端品牌,并彌補渠道短板,相信其在國內的市場的業績和占有率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