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智能電視關注度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選購智能電視產品。但還是有部分消費者分不清智能電視和互聯網電視。有時候甚至將互聯網電視當成是智能電視選購回家,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那么,關于智能電視智商的判斷標準到底有理可依嗎?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5月中旬,由工信部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電子商會、智能云電視領軍企業TCL、中怡康等機構聯合發布了《智能云電視行業標準2.0》。該標準明確指出,智能云電視是智能電視的高級形態和升級,并從智商評測、應用、系統、平臺、生態系統、硬件及3D功能等七個方面對智能云電視進行了全面規定。
PIQ標識 智商等級評測證書示例
點評;PIQ產品智商認證,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發布的智能電視行業中首個產品智商水平評測標準。通過這一標消費者可以初步了解產品的智商等級。
所謂PIQ認證,主要是基于對產品智商的研究,通過對彩電產品的信息化裝備、易用性、功能、專家系統、人工智能等方面的63項指標進行綜合評估而得出產品智商等級結果,旨在為消費者選購智能電視提供參考依據。
隨著智能電視生態系統的逐漸成熟,智能電視成為未來彩電行業發展趨勢已不容置疑。然而,針對浮躁、冒進的智能市場現狀,智能家電產品的標準亟需統一,質量也有待提高。早在2010年9月,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就啟動了“產品智商”的研究,以電視機為先行試點,吸納國內骨干電視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參與,共同起草了《彩色電視接收機信息化指數評價通用規范》,并構建了“產品智商”評測體系。
2011年,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協同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式推出《彩色電視接收機信息化指數評價通用規范1.0》,對包括信息化裝備、功能易用性、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等5項共63個具體評測指標做出規定。當時,智能電視的“產品智商”最高星級為五星。那是我國首次明確提出將彩電信息化指數定義為“智商”,將“智商”的高低作為統一量化評價電視智能化程度的標準。
一年后,在2012年9月舉行的“2012年智能家電產品智商評測結果發布會”上,消推委將《彩色電視接收機信息化指數評價通用規范1.0》升級至2.0版,首次規定了產品智商采用十星級表示,一級最低,十級最高。智能標準的升級也表現了在智能電視領域中,智能電視隨著消費者的需求正在進行著微妙的改變,也將會更加符合他們的使用習慣,也有利于企業的平穩發展。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
點評;據了解,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于2008年上半年成立了《智能家電的智能化技術通則》標準起草工作組。該《通則》明確定義了智能家電、智能特性、智能化技術及智能控制系統結構等概念。
其中,智能家電是指采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并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用電器中的控制系統所具有的類似人的智能行為,如自學習、自適應、自協調、自診斷、自推理、自組織、自校正等。這給研究智能電視的企業指明了方向。
《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封面截圖
《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是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編號:20072971-T-607)制定的、適用于家電行業各類產品的通用標準。該課題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產品與產業工作委員會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聯合提出,由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并組織行業內的部分企事業單位參加起草,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擔任起草工作組組長單位,北京工商大學擔任起草工作組副組長單位。
智能化的家用電器,不僅可以實現作業過程的自動化,顯著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還可以實現全程優化,降低物耗、能耗和環境污染,具有節能環保的社會效益!锻▌t》的出臺對于行業發展有引導、規范作用,在產品智能化上促使企業真正按照相關技術通則生產,逐步深化家電智能化發展水平,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點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標準化專業研究所,受政府主管部門委托,組織制定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目前這些技術的內容還在研究中。
今年,我國智能電視和3D(三維立體)電視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2012年IEC/TC100(國際電工委員會/音頻、視頻和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技術委員會)戰略咨詢組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提出的智能電視概念模型技術國際標準提案被IEC同意給予立項,并成立標準工作組,委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范科峰博士擔任智能電視國際標準工作組組長。
本次智能電視概念模型IEC國際標準主要關注智能電視產品服務分類、應用場景、概念模型、標準化要素等。該標準是以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產業背景,采用開放式創新、產業鏈垂直整合、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這一原則,以數字電視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以加強智能電視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拓寬應用市場為主攻方向,提出我國自主技術的國際標準化推進思路。
我國在智能電視標準化工作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已經開展了部分智能電視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目前正在牽頭制定《網絡電視機應用技術要求》、《網絡電視機用戶認證管理系統技術要求》、《數字電視接收設備交互式平臺第1部分系統結構》、《數字電視接收設備交互式平臺第2部分應用編程接口》、《數字電視接收設備交互式平臺第3部分系統測試規范》5個智能電視基礎標準。
通過不斷的實踐,相信這些標準將會逐一落實,成為指導智能家電領域發展的有效指導方案之一。
點評; 《2012年中國智能電視產業白皮書》由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起草并頒布!栋灼饭卜譃槿,即“智能電視市場狀況”、“智能電視消費者需求特點分析”、“智能電視未來發展前景”三個部分。
2001年智能電視開始集中上市,短短一年時間席卷電視市場,無論是外資品牌還是本土電視企業,都堅定地將智能電視作為未來電視研發的核心。與此同時家電賣場也改變傳統的展示銷售方式,開辟出智能電視體驗區,讓消費者能夠實地接觸和體驗智能電視?梢哉f,繼智能手機之后,智能電視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根據中怡康早前發布的數據,2011年中國智能電視的市場容量僅有524萬臺,但2012年的市場容量將達到1800萬臺,并有望在全部電視消費中占比達到四成,其增長速度相當驚人。
目前,智能電視的“產品智商“等級最高為五級,智能評測指標包括彩色電視信息化裝備評價、功能評價、易用性評價、專家系統評價、人工智能評價,沒單項評測分數相結合評測出智能等級。隨著產品信息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將有可能突破五星,誕生更高等級的產品?梢哉f,《白皮書》的出現將指導廠商進行智能電視產業改革變化發展。
點評;智能電視的出現給觀眾們帶來了更好的使用體驗,也延續了互聯網電視的優點,讓彩視更接近市場消費需求。但在智能電視興起的初期,出現了將互聯網電視當智能電視銷售的不良現象,還有的廠家換湯不換藥直接把自已的互聯網電視改名智能電視;像這樣濫竽充數的例子不在少數,這樣的情況并沒有真正實現智能化,只會降低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喜愛感。
當前,智能電視已然成為彩電企業、彩電賣場大力宣傳推廣的重頭戲;市場混亂,而消費者卻苦無選購標準參考,針對當前智能電視這一現狀,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智能電視選購標準》,給消費者選購智能電視提供一個有力的參考依據。
《語音智能電視選購手冊》中對于智能電視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對比,并對真智能做了權威定義,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還特別聯合國內領軍企業長虹共同為消費者總結出智能電視“選購5大標準”,為消費者購買真智能電視提供了方便。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
點評;目前,國內發布家電行業標準規范的機構并不唯一,但從推廣實施的時間和受行業認可程度來看,PIQ認證質量較高。而《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雖于2008年上半年開始起草,但真正落地實施是今年9月份,比起2011年開始施行的《彩色電視機信息化指數評測通用規范》及其升級2.0版,還是有待考量和專家評估。
伴隨著智能電視市場的發展,彩電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智商水平的提升,并不再局限于3D電視的智能開發,而將智能的升級拓展到全系列。根據“2012年智能家電產品智商評測結果發布會”公布的檢測結果,國內外多家彩電企業送檢的產品均獲得了產品智商七星級,由此可見彩電行業智能水平普遍較高。
目前,獲評七星認證的品牌有長虹、康佳、海信、創維、TCL、聯想和三星。獲得智商七星的認可,不僅是對于企業產品智能化水準的肯定,更是行業對于各大企業的一份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