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夏鴻戀”一波三折,但雙方并沒有分手,反而日漸親密。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產經新聞網(Sankei)周六報道稱,夏普已同意將日本之外三個電視工廠以總計約550億日元(約合6.6691億美元)出售給鴻海精密。
該報道稱,夏普將出售的三家海外電視機廠分別位于墨西哥、馬來西亞、中國南京,本次交易的銷售程序最早有望從本月開始。據悉,夏普曾在上個月表示公司對其生存能力存在“重大疑慮”。由于市場對夏普顯示板的需求下滑,該公司之前曾預計年度虧損將達到創最高紀錄的4500億日元。作為一個扭轉計劃的一部分,目前夏普正出售資產、尋求投資、減薪及裁員、推行自愿退休政策。
至此,夏普方面對此事并未置評。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鴻夏戀”公開曝光之后郭臺銘對媒體表示他目的的“核心是要介入夏普的經營,希望雙方能夠成功”。這顯然是有控制夏普的經營權的打算。現在鴻海以550億日元的的價格收購了夏普3家工廠,以這樣的價格來說,鴻海是撿到大便宜了。
由于其巨額虧損和市場份額下滑,夏普無法通過債券市場融資。不過今年9月份,夏普從它的兩大債權人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和瑞穗實業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獲得總計3600億日元的貸款擔保,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夏普的資金壓力。
由于債券評級被下調,夏普已經很難通過發債來融資。雖然夏普已籌得巨額貸款擔保。但夏普要完成重組和轉型,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鴻海已制定了“眼球計劃”,打通平板顯示上下游各環節,擺脫代工業務利潤微薄的困境,從大局來看,鴻海是不會放棄夏普的。鴻海雖已涉足面板、銷售渠道,但其最核心的能力還是系統組裝。接管夏普的彩電工廠后,鴻海可以承接更多的彩電代工訂單,其代工客戶已經鎖定了蘋果、索尼、夏普等主流品牌。
業內傳聞,鴻海計劃2015年將夏普十代線及相關彩電業務一起在臺灣打包上市。在合作從面板延伸至彩電整機之后,鴻海很可能準備涉足上游的研發和設計,創造出能夠席卷世界市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