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代線降“代”已成選項
除了外部因素,南京當地對10代線的市場前景、需求狀況等競爭力情況也存在分歧,“降世代已經成了選項之一。”消息人士說。不過南京顯然不會滿足于只擁有6代線的現狀,上馬新項目沖動依然存在,但究竟上馬哪個世代的面板線,“現在還不好說”。
先行一步的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則由于踩在液晶面板需求回暖的節點上,產能迅速拉升。在給本報記者的最新聲明中,華星光電透露,華星光電自2011年10月12日量產以來,創造了僅用10個月完成累計出貨量由0到100萬片業內出貨時間最短紀錄,之后僅用7個月時間完成從100萬片到1000萬片的突破,華星光電于經營期首年實現整體盈利。
而來自京東方的消息則稱,投資280億元的京東方北京8.5代線已在今年11月實現滿產,目前產品綜合良品率超過94%。而京東方也于今年確定在合肥市投資建設另一條8.5代線項目,設計產能為玻璃基板投片量90千片/月。
面板關稅短期或難再調整
雖然國產10代線的“美夢”有可能落空,但國內企業在液晶面板高世代線上的努力已經讓全球液晶面板產業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自今年4月1日以來,我國對液晶顯示板等4個稅目商品進口關稅暫定稅率進行調整。其中,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板將不再執行原先3%的暫定稅率,而是恢復執行5%的最惠國進口關稅稅率,外界認為,這將對國產面板企業形成實質性利好,刺激國內整機廠商采購國產面板。
另有消息稱,面板關稅還有可能在5%的基礎上進一步上調。不過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短期之內上調的可能性并不大,“上調關稅除了要顧及國產面板企業外,也要顧及整機廠家,如果上調得太多,整機企業的盈利水平會受到削弱。”消息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