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在經歷整個上半年低迷之后,今年在中國國慶節銷售,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達15%,當中又以智能電視成為整個黃金周中,一線中資和外資廠商推廣的重點;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預估,2012年國內包括基本聯網電視在內的智能電視滲透率將接近40%,而到2016年將接近70%。
當前國內智能電視滲透率已經超過30%,智能電視已經逐步成為中高端人群消費的主流,電視品牌廠商已經很難用簡單的硬件堆砌打動消費者,更多的與智能電視相關的內容提供者、周邊設備提供商、相關行業管理機構,以及這些行業主體之間所衍伸出來的各種商業模式都在不斷發生,智能電視產業協同參與者數量較傳統電視產業大幅增加。
中國2008年后智能電視內容逐漸開放
相對于其他區域市場而言,中國已然成為全世界智能電視發展最快,相對較為成熟的區域,中國智能電視發展模式也從封閉轉向開放,2008年前后,廠商多推出來的互聯網電視大多是廠商所控制內容的智能電視,隨后逐步走向開放,目前絕大多數市售的聯網電視,為消費者所控制內容的智能電視。
基本上智能電視大體分成三類:消費者所控制內容的智能電視(Smart TV-Consumer Controlled)、廠商所控制內容的智能電視(Smart TV-TV Maker Controlled),以及最基本的聯網電視(Basic Connected TV)。就如智能手機沒有確切的定義一樣,對于智能電視也有不同的定義;旧隙,智能電視和傳統最大的區別在于兩個方面:首先是核心內容;其次是基于核心內容的人機交互關系。
智能電視是什么?能完成傳統電視直播電視節目以外的價值
最本質而言,智能電視是新型電視能完成傳統電視直播電視節目以外的價值,智能電視首先能夠連接到互聯網、有很多的應用程序適配等。因此,從技術上有個基本定義能夠安裝特定的作業系統,能夠下載應用程序,能夠實現其他擴展性的功能,這是智能電視的基本概念。
其次是智能電視涉及到人機交互界面的改變,無論是用語音操控(Voice Control)、觸摸操控(Touch pad)、體感操控(motion sensing),以及多屏互動(Multi Control),甚至是腦電波控制(Mind control)等等,這些都是區別于傳統的遙控器的遙控方式,涉及到新的體驗方式。因此,智能電視本身滿足的不僅僅是看傳統廣播電視節目,而是像大眾媒體上提到的未來的電視是要滿足玩電視(Make fun)、用電視(Functional)。
2010下半年智能電視自封閉轉向開放
而就中國市場而言,2008-2009年,以TCL miTV、創維酷開、海爾?ê烷L虹樂教為代表的帶互聯網功能的電視機,開始在中國市場上銷售;隨后到2010年,由于有限的視頻內容和行政管制OTT終端品牌廠商,采用單一SoC芯片集成華數、百視通和CNTV等互聯網電視平臺,而運營的重點也轉向了非視聽業務。
2010年下半年,以創維、中智盟等廠商機構采用Android平臺的智能電視,直至牌照商內容,且基于開放的平臺,引進協力廠商網絡內容的導入,智能電視從封閉轉向開放;到2011年8月,廣電總局181號檔,牌照方開始布局OTT機上盒等周邊產品。
截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已經放寬OTT業務透過機上盒或直接向電視終端開放互聯網視頻服務,因而整合傳統廣播電視與網絡視頻為主的智能電視在中國蓬勃興起,預估2016年國內包括基本聯網電視在內的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將接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