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家電巨頭齊虧損
11月1日,索尼公司發布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第二財季凈虧損155億日元。這已經是索尼連續第7個季度出現虧損。索尼預計2013年3月期(2012年4月1日~2013年3月1日)的最終損失為7650億日元,而索尼2012年3月期的最終赤字為7721億日元,連續兩年巨額赤字。
同日,夏普總裁奧田隆司出席東京發布會,發出全年虧損預警,2012年預計虧損56.2億美元。
10月31日,松下下調了2012財年業績預期,預計虧損95.5億美元。
11月1日,夏普總裁奧田隆司出席東京發布會
電視行業不景氣
全球經濟低迷,電視機銷量的下降、日元匯率的走強,以及來自三星、LG和蘋果的競爭導致這些廠商出現了創紀錄的年度虧損。
而因中日關系緊張導致中國市場的萎靡不過是偶然因素,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近兩年來彩電市場供過于求,同時加之電腦、網絡的普及,其市場份額不斷走低。以電視為核心產品的日系家電沒有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最終導致目前的惡果。
數據顯示,夏普公司的液晶電視和液晶面板的銷售收入占到公司總收入的60%左右,而面對目前液晶電視及面板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市場價格大幅下滑,公司遭受到巨額的虧損。
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據消息人士稱,索尼和夏普幾乎放棄彩電整機生產,交由鴻海代工。電視和液晶面板產業首當其沖,成為日系家電調整戰略的首要目標。
索尼當年標志性的超薄電視在數字家電市場喪失了競爭力。夏普把命運賭在液晶電視上,但是液晶項目也屢屢受挫,在日元升值的逆風中,輸給了韓國三星等對手。
《日本經濟新聞》發表評論稱,“日本家電產業萎靡的根源,在于戰略性項目的停滯。既然之前的路線已證明失敗了,那就該毅然決然地選擇新的方向”。
據瑞穗銀行的數據,全球電視市場的規模為每年10兆日元,但是空調和照明市場卻達到了12兆日元。冰箱之類的白家電、基礎設施相關事業的利潤率奇高。或許這不失為日系家電轉型出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