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秋國慶雙節8天超長假期以及廠商合力促銷的影響,平板電視市場銷售火爆。長假過半,部分賣場日均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有些中大型尺寸主力促銷液晶電視脫銷。不過,此前熱炒的84英寸全球最大超高清電視(UHD電視)在長假期間卻受到“冷落”,不過其動輒七八萬元以上的價格,以及片源等內容資源的缺乏讓市民望而卻步。而42英寸~55英寸的中大型尺寸液晶電視則頗熱銷。
事實上,國內外電視生產商很早就關注4K電視領域,并早早地開始生產布局。東芝于2011年就發布首款4K電視REGZA 55X3,上市時售價7萬多元。隨后TCL被曝光正在研發大尺寸高端產品110英寸的4K電視。創維、康佳也于今年8月推出了各自的4K電視,索尼也于8月下旬發布了其4K電視KD-84X9000。此外,在剛剛結束的德國IFA展會上,三星、LG、康佳、創維等國內外主流彩電廠商均展示了最新的超大尺寸4K超高清電視。
4K高清電視無疑已成為今年各企業重點宣傳的產品。大企業相繼推出4K電視,從側面也說明了其代表了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表示,電視最本質的功能就是用來看電視節目的,最讓消費者關注還是畫面清晰度和音質。“如果不能壓縮4K電視的生產成本,大幅降價,那么4K電視將永遠無法進入普通消費者市場,只能呆在形象產品層面。”陳禮明表示,如今電視領域發展已經較為成熟, 3D功能、智能功能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經實現了成本壓縮。這方面4K電視才剛開始,盡管畫面更高清將是未來電視的一個發展趨勢,但要實現普及的關鍵還在于能否將價格壓低。
相反,記者了解到,42英寸~55英寸的液晶電視成為本次長假消費者購買的主力產品。創維電視促銷人員表示,一款55英寸的智能電視已經銷售一空。而在賣場“督戰”的海信電視相關人士稱,長假3天來,單店銷量20多臺,是平日的數倍。其中,低價,依舊最為打動人。康佳一款47英寸的3D LED液晶電視售價跌破4000元;長虹則更是像“大甩賣”,50英寸3D電視僅售2999元。
總之一句話,企業無論如何炒作、推廣,終歸還是要回到市場、回到消費者的需求上,當然,創新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看廠商如何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