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博客網站BusinessInsider周二評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20家科技企業,其評判的主要標準在于企業對于人類生活所產生影響的大小。具體榜單如下:
1、福特(Ford)
汽車是一個真正具有變革意義的發明創造,而福特無疑是汽車行業中的領軍企業。福特生產的Model T汽車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其開創的汽車生產移動裝備線也對工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通用電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創立的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通用電氣的科技產品不勝枚舉,耳熟能詳的有白熾燈、蒸汽機、電風扇、電視機、收音機以及風力渦輪機。
3、蘋果(Apple)
蘋果開啟了面向消費者的PC時代。現在,它又以iPhone和iPad重新定義PC。蘋果在過去15年中的發展具有革命意義。
4、AT&T貝爾電話公司(The Bell Telephone Company)
現在的AT&T因蹩腳的服務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不過,我們不要忘記它的前身發明了電話。如今我們很難想象沒有電話的生活。
5、微軟(微博)(Microsoft)
如果說蘋果開啟了面向消費者的PC時代,那微軟的出現則是將PC普及化。微軟的軟件目前支撐全球90%以上的電腦。可以說,在歷史上鮮有科技公司能達到微軟的這個高度。
6、英特爾(微博)(Intel)
英特爾發明了微處理器,使得個人電腦成為可能。在那之前,電腦占地面積大,且價格昂貴。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Moore Law),即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24個月(1975年摩爾將24個月更改為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這個定律的正確性維持了30多年。
7、IBM
IBM一直被視為電腦產業中的標志性企業。目前,IBM仍從事有關計算機領域的各種工作,從特種微處理器到超級電腦,處處可見IBM的LOGO。
8、亞馬遜(微博)(Amazon)
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創辦的亞馬遜剛開始只是一家書店,現在擴大到什么都賣的電子商務網站。它所提供的服務使得許多創業型公司得以起步,它推出的平板電腦能對蘋果造成威脅,它推出的e-Reader正在挑戰我們所閱讀的紙質書。
9、谷歌(微博)(Google)
谷歌的搜索引擎正是互聯網行業所需要的,如果沒有谷歌,互聯網將會是一團糟。谷歌很有希望在未來幾年內提升其在這個榜單上的排名,如果谷歌目前正在投資的產品能有突出的表現的話。
10、索尼(Sony)
索尼過去曾是消費電子行業中的老大,旗下的Walkman和Discman堪稱經典。
11、惠普(微博)(HP)
惠普開始于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Palo Alto)的一間狹窄車庫里,但卻引領了硅谷的創新之路。
12、Facebook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使人們在網上有事可做,但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其用戶已經超過10億。
13、寶麗萊(Polaroid)
現今,我們將數碼成相視為理所當然。不過,在膠片時代,寶麗萊推出的一次成相相機和專用膠卷當時轟動了整個世界。
14、任天堂(Nintendo)
任天堂通過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受眾建立了視頻游戲帝國。即使你不是游戲迷,但你也一定聽說過超級瑪麗。
15、摩托羅拉(微博)(Motorola)
摩托羅拉發明了手機,這一點足以登上這份榜單。
16、施樂(Xerox)
施樂上榜的理由是成立了施樂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RC),它的研發成果有鼠標和圖形用戶界面。有了這些發明,蘋果和微軟才能造出PC。
17、AOL
AOL使得普通人喜歡互聯網,并塑造了大眾對網絡的最初印象。
18、Palm
Palm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時代,但遺憾的是沒能夠繼續創新。
19、思科(Cisco)
路由器并不顯眼,但它卻是互聯網真正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20、網景(Netscape)
網景瀏覽器是一個具有革命意義的產品,它出現使得每個人都可能使用網絡。雖然最后不幸被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擊敗,但它卻開啟了硅谷的科技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