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國慶前后三星推出的LED電視新品率先打出“+1英寸”概念后,國內各品牌的電視都相繼推出了“+1英寸”的電視尺寸。而新年剛過,媒體又傳來消息,2012年國內家電市場將再度把這種“+1英寸”擴展到各個尺寸的電視產品中,這些“+1英寸”的電視到底大出了些什么?就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1英寸”電視市場受親睞
在2011年的電視賣場里,不乏各種電視概念。先是年初的“智能電視”,到后來國產電視又相繼推出了“云電視”,再之后又有了“+1英寸”的電視概念。
何為“+1英寸”電視概念?記者從省城各家電賣場里得到的答案,大抵就是相比傳統電視尺寸的包括32寸、37寸、40/42寸、46/47寸、52寸、55英寸等,尺寸上又大了1英寸。不過,一些電視銷售人員解釋說,這些“+1英寸”的電視雖然屏幕是大了1英寸,但是價格上卻又同傳統尺寸的電視沒有什么差異。
目前市場上,這些“+1英寸”的電視尺寸主要集中在39寸、43寸、48寸和50寸。自從推出這種“+1英寸”的電視之后,據蘇寧、國美黑電部負責人表示,這種“+1英寸”的電視產品還是比較受人們歡迎的,一些消費者原本打算買32英寸的便買成了33英寸的,計劃買42英寸的則買成了43英寸的電視。
元旦剛過,又有消息稱,很快又有36英寸和39英寸兩款新尺寸的“+1英寸”產品加入到電視行列中來,使得主流電視機的尺寸上升為12種。
“+1英寸”實際意義不大
在原先意義上的傳統尺寸電視基礎上,現在又多出了非傳統的“+1英寸”電視,這對消費者又有多大實際意義呢?
1月3日,記者隨機采訪了蘇寧、國美賣場里的10多位家電消費者。家住省城和平路的崔女士表示,相比較傳統的電視尺寸,“+1英寸”電視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對消費者無疑是一件好事情。
對此,省城蘇寧家電賣場黑電部的李經理表示,除了讓消費者對電視有了更多的選擇外,這些“+1英寸”電視對于消費者的實際意義不大。就電視的尺寸來說,量的是畫面面板的對角線長度,這個長度不包括邊框厚度。1英寸大約等于2.54公分。對角線長度換算到電視的長和寬(16:9)也就是長了約2公分,寬了1公分多一些,屏幕增加1寸為消費者帶來的使用效果改變幾乎可以不計。尤其是現在人們的消費趨勢更偏重于大尺寸電視,消費者能感受的變化并不強烈。
“+1英寸”又是一種營銷策略
既然“+1英寸”電視對消費者而言并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那么電視賣場為何又要推出“+1英寸”電視的概念呢?
來自于液晶面板的各種數據顯示,自2010年后半年到2011年整個年度里,液晶面板價格連續下滑。雖然到年底的時候價格趨穩,但是在眾多液晶面板廠商看來,這還不是終點,液晶面板全行業的調整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出現,屆時出現深度下滑的可能性極大。
這對于已經處于“微利”時代的電視行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對此,省城蘇寧黑電部的李經理認為,“+1英寸”電視的概念實際上是上游商家的一種營銷策略。在上、下游企業同樣面對生存困境時,就需要想出新的辦法。在面板技術滿足的前提下,電視機屏幕這個被企業和消費者一貫重視的電視機最重要部分,尋得了一個“+1寸”的合適概念。
家電營銷業內專家金曉峰也表示,從營銷的角度講,不同尺寸梯度的電視產品可以使企業的戰術更加靈活,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進一步細分市場,同時刺激需求;另一方面,新尺寸產品可以用于打壓對手,完成占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