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聯交所股權資料顯示,TCL多媒體(港股代碼01070)、TCL通訊(港股代碼02618)8月9日再次獲這兩家公司主席李東生先生增持。其中李東生增持TCL多媒體47.8萬股,每股平均價為2.649元(港幣),持倉量上升至3.06%;增持TCL通訊10萬股,每股平均價為5.763元(港幣),持倉量上升至3.79%。
今年以來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多次增持TCL多媒體及TCL通訊的股份。幾番增持的背后顯示了李東生作為TCL領航者對集團未來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心。而8月8日剛公布的2011年中期業績直接說明了李東生信心的來源。
2011年TCL集團的中期業績實現了質的跨越。201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5.39億,逾增兩倍多,集團旗下各產業均表現優異。TCL多媒體實現銷售收入110.27億元,同比增幅達2.65%,實現凈利潤1.23億元,成功扭虧為盈;TCL通訊實現銷售收入38.55億元,同比增幅達29.06%,實現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幅達48.79%;家電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0.86億元,同比增幅達92.26%。而在經過幾年蟄伏休整后,TCL集團業績強勢爆發,再次以家電王牌的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業績提速的背后,是TCL集團多年致力于產業鏈建設,注重多元化協同發展的成績體現。在爭奪彩電品牌龍頭的同時,TCL集團積極進行液晶電視相關產業鏈布局,實現自身規模化、多元化發展。6月TCL集團在內蒙古打造的“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TCL內蒙古工業園液晶電視生產基地落戶呼和浩特。“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將協助TCL集團液晶電視產業鏈條向東北、華北延伸,同時也將成為發展俄羅斯、蒙古國及歐洲業務的據點。7月TCL集團與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家電產業建立TCL集團中部戰略基地。“家電基地”的成立不僅擴大了TCL集團在中部地區的家電生產、研究、銷售規模,同時提升了TCL集團向相關產業的滲透發展的能力,成為未來可期的經濟增長點。8月8日TCL集團如期點亮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的點亮實現了TCL集團打通液晶顯示全產業鏈的戰略目標,TCL集團成為國內首家擁有液晶電視全制程和大規模生產能力的企業。未來通過與華星光電的聯動,不僅能提升TCL集團供應鏈管控能力,發揮研發一體化的優勢,在成本控制、節約物流費用等方面,也能大力提高TCL集團的綜合競爭能力。
除了這些已經落實的戰略部署,在中報公布的同時,TCL集團向外界展示了立足后金融時代企業發展的全新戰略規劃——“三個能力”立體發展戰略,建立了“4+6”的新產業架構。TCL集團將華星光電提升至主業發展地位,又根據產業特點及未來發展潛力對業務群進行了調整。將原有的投資與房地產業務群和服務與物流產業群進行分解,重新打造為系統科技事業本部、泰科立集團、新興業務群、投資業務群、翰林匯公司、房地產六大業務群。TCL集團正從一個本土化彩電制造商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家電全產業生產商轉型。
業內人士表示,TCL集團的產業戰略部署可謂是其新產業架構的具體實施表現。未來多元產業間將全方位立體性地發揮合作、聯動生產的效能,極大提升規模優勢,TCL集團在國際化競爭中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