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彩電品牌索尼、夏普、松下、東芝等廠商先后發布了201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日本品牌電視相關業務基本呈現全行業虧損狀態,并紛紛下修全年度出貨目標和營收金額,其在平板電視行業的主導地位已經岌岌可危。
7月28日,日系彩電廠商索尼、夏普、東芝、松下等先后發布了2011財年第一季度(4月-6月)財報。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索尼虧損155億日元、夏普虧損493億日元、松下虧損303億日元、東芝運營利潤大降88%,同時索尼還將下調了500萬臺液晶電視出貨目標。
索尼虧155億日元 下調出貨500萬臺
7月28日,電子大廠索尼公布了截止到6月30日的第一財季財報,凈虧損金額為155億日元。索尼方面稱,虧損的原因為日本3.11大地震導致部分工廠停工、零件不足,造成電子產品銷售低迷,同時還受到日元升值的影響。這一業績遠不及上年同期,索尼去年同期的凈利潤為257億日元。
液晶電視方面,索尼第一財季BRAVIA液晶電視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滑4%至490萬臺,全年度(2011年4月-2012年3月)液晶電視銷售目標將自原來預估的2700萬臺下修至2200萬臺,遜于上年度的2240萬臺。索尼今年度合并營收目標也自原來預估的7.5萬億日元下修至7.2萬億日元。
夏普凈虧493億日元 受電視拖累
昨日,日本彩電巨頭夏普也公布了2011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凈虧損493億元。財報顯示,夏普第一財季營收額約為6403億日元,同比下滑13.7%,營業利潤為35億日元,同比下滑84.4%。夏普表示,利潤和營收雙雙下滑主要是因為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嘯以及日元走強的沖擊。
夏普這一業績同樣遠遜于去年同期,據了解,2010年同期,夏普營業利潤為225億日圓。夏普方面還稱,營業利潤大幅下跌,是受電視需求疲軟拖累。在電視需求疲軟的背景下,該公司被迫將其最先進的液晶面板工廠的運營暫停數周。
夏普表示,將維持之前對截至2012年3月的本財年970億日元的凈利潤預期不變,營收預計為3萬億日元。之前夏普預計2011年度液晶電視全球銷售目標為1500萬臺,較上年度僅微增1.2%。業內人士分析夏普2011財年的平均預期為664億日元。
松下凈虧損303億日元
松下發布201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虧損303億日元。松下本財季銷售額同比減少11%至19295億日元,營業利潤減少93%至55億日元。松下稱主要是受到日本大地震的影響,導致公司平板電視,手機,汽車導航系統等產品的銷量都出現了下滑。
松下指出,平板電視、汽車電子、手機等產品銷售均不理想,從而導致數碼AVC網絡領域產品的銷售額僅為6606億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1%。營業利潤方面,銷售減少和日元升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出現了160億日元的虧損。
對于2011財年度第二季度連結決算預測,仍然是按照2011年6月20日公布的數字,沒有變更。松下當時發布預計指出,2011年4月1日-2012年3月31日凈利潤將較上一財年下降59.5%,僅為300億日元。
東芝運營利潤下滑88%
東芝財報顯示,2011財年第一季合并營收為3261億日元,較去年同期下滑8.6%,第一財季的運營利潤同比下滑了88%。其中顯示產業合并營益驟減7.8%至41億日元,顯示產業零利潤則為5億日元。東芝稱運營利潤下滑是受到閃存芯片價格下滑及日元匯率走勢強勁的影響,
截止到6月30日的第一財季,東芝凈利潤為4.7億日元(約合6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上漲0.9%;東芝第一財季營收為1.33萬億日元(約合169.0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6%;東芝第一財季運營利潤為41.2億日元(約合528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8%。
東芝指出,上季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事業營收年減26%至409億日圓,營業利潤為22億日元。東芝預估中小尺寸面板事業本財年營收將年減9%至1900億日元,營業利潤也將降至100億日元。此外,分析師預估東芝今年度營業利潤將為3067億日元。
從以上財報可以看出,日系彩電廠商索尼、夏普、松下、東芝在2011財年第一季度基本都出現了大幅虧損,僅東芝有4.7億日元的微弱盈利,也是受智能手機顯示屏等小尺寸面板盈利的帶動,平板電視及大尺寸面板相關業務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現象。
關于虧損原因,日系廠商均歸結于日本3.11大地震,以及日元升值的影響。但據業內人士分析,經濟的衰退,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經濟的衰退,是導致電視機售價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這使得電視制造業供給過剩的問題更加惡化。
此外,日系彩電因近年來質量危機頻發、售后服務投訴激增以及戰略方向錯誤等原因,品牌形象相比幾年前“大打折扣”,逐漸走下神壇。據了解,三四年前,國產與進口的平板電視市場份額比重約為3:7,而今國產品牌銷售份額卻達到了70%左右,剩余的30%也要受到韓系品牌的爭奪。日系廠商在幾年前充當的平板電視主導地位到現在已經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