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原,是長虹液晶電視機芯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第九批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用20年的時間執著于長虹電視機芯的開發,成功主持設計多項液晶主流電視機芯平臺開發,產品屏幕尺寸從7寸一直覆蓋到55寸,主持設計的項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5項,獲專利5項,為長虹液晶電視產業的起步和發展壯大作出了突出貢獻。
迎難而上
在史立原的人生畫卷中,“5·12”是舉足輕重的一筆。
地震發生時,他正主持開發全新LS20/LS20A機芯平臺。該機芯覆蓋32寸55寸中大屏幕,是當時國內首款支持720P高清RM/RMVB和H.264的USB多媒體電視機芯。正當科研攻關進入關鍵時刻,“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了。
2008年5月12日那天,他夫人從樓上跑下的時候骨折了。震后第3天,公司就開始上班,余震不斷,作為團隊領導的他,不僅要照顧受傷的親人,還要保證團隊所有成員的安全;震后芯片合作方技術人員不愿意到綿陽工作了,團隊需要自主研發一些長虹從沒有做過的技術……
面對重重困難和考驗,史立原選擇了迎難而上。震后的半年時間里,他和團隊所有人每天都工作12個小時以上。
地震半年后,新機芯順利研發成功,投產后迅速成為近年長虹液晶的主力機芯。目前,搭載該機芯平臺的整機累計生產已超過百萬臺,新增產值超過30億元,其代表產品“首款高清RM多媒體電視”榮獲2009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年,長虹集團進行了“第四屆勞動模范”評選。經過5輪的投票,從集團各條戰線近7萬名員工中選出了過去5年對公司作出突出貢獻、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30人,史立原作為設計研發類勞模榜上有名。任職期間,史立原還多次獲得長虹杰出青年科技創新能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力求最好
問到為什么這么拼,史立原回答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操守,都要尋求自身價值的實現。年輕時也浮躁過,但慢慢發現,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迅速成長,必須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按時高質把項目完成是我作為一個設計師的職業道德,是我的職業操守。既然做了,我就會做到最好。”
為了做到最好,他付出了很多。彩電行業技術更新快,以前CRT時代,推出一款新機型需要2-3年,而今,每半年甚至3個月,就有一款新機型上市。隨著電視向多維度方向發展,與電腦、網絡等的功能兼容性加強,不創新、不持續研發關鍵技術,企業很快就會落后于市場。史立原和團隊成員會不定期與合作公司交流、參加國際專業學術會議和行業展覽、公司內部開展定期培訓、同事間定期交流等,保持對新技術的敏銳性。項目階段性完成后,他們還在一起反思經驗教訓,看最近的論文和書籍,用理論加實踐的方式提升技術水準。
平均算下來,一年12個月中有6個月,史立原每天的工作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尤其是新產品上市前夕,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飯。
執著奉獻
“每一件事我都想做到最好,只能付出時間。”史立原說,電視行業的設計制作是非常細節的工作,創新就體現在細節上。從新產品概念的提出、方案設計、詳細軟硬件開發與過程控制、與生產人員的反復溝通與協調、到最后的產品上市,每一步都要盡可能做到最好,“只有這樣,才能創新應用、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保持并提高市場份額。”所以,史立原及團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驗證、進行故障診斷與問題解決、反復修改,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市場上的電視音響一般在左右兩邊,使用上并無不妥。史立原和團隊設計了一款有源音箱的電視,音箱嵌入電視底座,還可左右旋轉,美觀又實用。他們嘗試取消了電視慣常用的幀存儲器,在大幅降低產品成本基礎上保證了畫質檔次,應用該技術的32寸液晶電視的銷量在上市當年連續10個月名列該尺寸段的前茅。彩電業資深技術專家、長虹彩色電視機的第一代設計師莫燁這么評價史立原:“他是個很堅持的人,會嚴格遵守承諾,事情交給他,你完全不用擔心。”
說起榮譽,史立原很謙虛,說這些離不開團隊的支持、公司的培養,個人奮斗只能排名第3。他說,任何人,做每一件事,都要認真努力,要舍得付出,要對得起職業、單位和家人,要對自己、對團隊有信心,要有執著的精神,更要有開放、學習、溝通的心態,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