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包括微軟、蘋果和谷歌在內的IT巨頭,都曾試圖通過機頂盒打入智能電視市場,最終又以失敗而告終。多年前,微軟的“維納斯”計劃被證明是一個錯誤的決定,Apple TV從2006年推向市場幾年才賣出了100萬臺,谷歌推出的Google TV一上市就遭市場冷遇。由此可見,機頂盒不被消費者喜歡,可IT巨頭明顯把電視當成了電腦,仍熱情不減。
人們沒有耐心像操作電腦一樣完成各種復雜的設置,也不習慣從互聯網下載各種視頻、音頻文件然后傳輸到機頂盒中,再從電視機上觀看。這些在電腦中最為簡單的操作,卻極大程度上影響了電視用戶的體驗。
正如創維董事局主席張學斌所說,電腦用戶能忍受30秒的開機時間,電視觀眾卻不行。這是由不同的產品屬性所決定的,互聯網時代的開放、共享雖然重要,但對電視觀眾而言,簡單快速是影響其體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人們對電視有強烈的依賴,任何想把英特網加進來的努力都要盡可能地簡單化,不要干擾用戶喜歡的那種體驗和行為模式!比祟悓W家、英特爾數字家庭用戶體驗組負責人Genevieve Bell認為。實際上,英特爾曾在數字家庭上栽過跟斗。為了將PC導入到客廳的電視中,英特爾曾推出過電視應用平臺Viiv,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IDC亞太區研究副總裁霍錦潔認為,人們不愿意改變既有的觀看習慣,消費者在選擇智能電視產品的時候,最關心的問題往往是這臺電視能提供什么樣的功能,這些功能是不是實用以及在使用這些功能的時候是不是方便。至于這些功能如何實現,用的是Android或Windows系統,是英特爾還是AMD處理器,是雙核還是四核,并非智能電視消費者最關心的內容。
他還指出,智能電視市場與傳統IT市場不同,它是功能驅動型而不是技術驅動,參與廠商尤其是IT廠商必須建立與傳統IT產品市場不一樣的商業模型,才有可能從與家電廠商之間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