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家電都有保修期,但過了保修期該怎么辦?記者從合肥家電市場了解到,現在不少賣場都推出一項新服務——家電延保,只要多交錢就可以延長保修期。但這項看起來很美的政策,卻面臨一些問題。
商家熱衷賣服務
26日下午,記者來到合肥三里庵的一家家電賣場,“延長保修”、“家電延保,分期付款”等字樣隨處可見。導購人員向記者表示,不同產品的延保時間不一樣,一臺價格4999元的電視,一年延保需要200元左右。
導購人員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商品規定的“三包”期過后,如果電視的相關零件壞了,上門維修費至少得50元,“其他修理費、零件費加一起,隨便修一次電視,可能都超過你延保時付的錢。”
記者走訪多家家電賣場了解到,如今“家電延!币呀洺蔀樯碳沂种械摹昂门啤,打出去總能收到一些效果,“跟買保險一樣,就是多了一個保障!辟u場的銷售人員力推家電延保服務,并聲稱雖然不同產品的延保費用不一樣,“但折合下來的話,相當于每個月只花幾塊錢,很劃算的。”
消費者心有疑慮
“這不就跟推銷保險一樣么?我有‘三包’了,干嘛還要這個!痹谝患屹u場,剛買了電視的陳先生拒絕了導購推薦的家電延保服務,“這個服務我之前就知道,但是每家賣場的政策都不一樣,感覺還是不靠譜!
陳先生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記者探訪多家家電賣場發現,不同商家的家電延保服務并不一樣,不同賣場都推出了不一樣的延保條款,甚至每種家電的主要部件的定義范圍都不一樣的。比如,有的延保企業把液晶電視的顯示屏列為非主要部件,液晶屏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概不受理,而有的雖然規定液晶屏可以更換,但需要額外加收費用。
據了解,家電延保與家電“三包”不同,一般不是由廠家直接負責維修,而必須經由購買產品的賣場與相關的延保服務企業合作,對延保的產品進行維修。由于延保公司的服務水平不一樣,也導致了不少糾紛。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合肥各商家推出的延保服務五花八門,條款內容難以統一,這也導致消費者對這一服務沒有信心。
實際上,由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起草發布的《家電延保服務規范》已于12月1日試行。該規范對家電延保服務的從業要求、保修以及相應的服務質量測評等方面進行了規范,要求各商場和延保公司推出的延保服務均要遵循統一的標準。
但如今一個月過去了,該規范卻面臨執行難!靶袠I協會的規范只是一種指導性的意見,更多是對會員單位進行引導!甭蓭熒w曉峰告訴記者,“如果行業內有企業不遵守的話,行業協會也沒有太多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