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等七部門公布的《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修訂稿)》,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將于本月31日終止。隨著優惠政策臨近尾聲,各大賣場的以舊換新活動也越發活躍起來。與此同時,以舊換新憑證交易也開始出現在網上甚至舊貨市場。以舊換新憑證緣何被公開售賣?近日,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某網店公開售賣以舊換新憑證,叫價60元,竟獲得了部分買家的“肯定”
憑證買賣線上線下都有
“沒有舊家電不能享受以舊換新政策,不過你可以去舊貨市場買個二手家電或者在網上購買憑證。”10月30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路一家賣場,銷售人員如此指點“很為難”的記者。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該市新華區的高柱舊貨市場。該市場是石家莊市最大的一家舊貨交易市場,各種大小家電在這里都可以買到。“我想買一臺二手電視,用來以舊換新,你這里有嗎?”面對記者的詢問,一家專賣二手電視的店主說:“舊電視這么沉,我們又不管送。我這兒有以舊換新憑證,你要的話80元拿走,保證能用,還省了你好多麻煩。”記者隨后暗訪多家店鋪,發現不少商家都存在這種販賣以舊換新憑證的行為。
11月30日下午,記者在淘寶網上發現,雖然“以舊換新憑證”詞匯搜索已經被屏蔽,但是在該網站搜索“二手家電”時,發現仍有大量商家以銷售舊家電為幌子公開出售以舊換新憑證。在一家名為“五鉆特賣二手電視機舊電視,舊家電”的淘寶店鋪里,二手電視機只賣75元。記者在買家評價詳情里看到,這里并不是賣舊電視,而是賣以舊換新憑證。一位買家留言說:“要是在賣場,怎么也得100元才能搞定,現在這張憑證只需要花75元+6元運費+10元(不能拿到的舊機費),共91元,便宜了9元,你說值不值得,呵呵。”
而在另一家叫“二手電視機舊電視機二手彩電舊家電21寸三件包郵75元”的店鋪里,商家在寶貝(商品)詳情里公開提供以舊換新憑證,并且告訴買家提供準確身份證信息,使用憑證時只要說:“回收公司到你家里去回收的舊家電,給你的回收憑證”就可以順利蒙混過關。這些網店一般都只是提供省內代辦,其中最高銷售記錄是30天內賣出了341件商品。
《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修訂稿)》中有關“操作流程”的章節規定: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聯系方式提交申請,中標回收企業上門收購;或者在以舊換新中標銷售企業購買新家電,中標銷售企業在配送新家電時回收舊家電,同時向消費者開出國家統一的以舊換新憑證。
規定如此詳細,那這些憑證是怎樣流入不法賣家手里的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其中有3個憑證流出渠道,一個是中標銷售企業,一個是中標回收企業,還有一個是中標拆解企業。按照商務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中標回收企業應將回收的舊家電與回收憑證按時、同步交至拆解處理企業。拆解處理企業要對回收憑證信息、拆解補貼申請信息和舊家電進行認真核對。未做到回收憑證、拆解憑證與舊家電一一對應的,不予兌付運費及拆解補貼。同時規定:中標回收企業憑證使用量未達到領取量85%的,不得領用新憑證。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三部門之所以于今年4月份發布了這則通知,其實就是發現這3個環節極易出現問題。
按照這位業內人士的提醒,記者登錄家電以舊換新管理信息系統,發現河北省中標企業中,有銷售企業40家、回收企業40家、拆解企業3家,其中中標銷售企業和回收企業同屬一家企業的為26家。該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環節如果缺乏嚴密細致的監管,就有可能出現憑證違規流通。
記者還發現,在一家淘寶網店,一店主面對消費者抱怨憑證太貴時,發布如下信息:“親們,其實我們也不想,銷售企業和回收站搞壟斷,抬高了憑證價格,我們也沒辦法。”
另據了解,一些二手家電銷售者利用自己的便利條件,偽裝成消費者去家電回收企業換取以舊換新憑證,再把憑證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消費者。而一些國家指定的回收企業并未將回收的舊家電送往拆解企業,而是讓它們重新流入市場,這樣不僅能虛開更多的憑證,回收企業也可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還有拆解環節的違規,導致廢家電回流嚴重。在拆解企業環節,部分舊家電流入二手市場,真正拆解的只是一些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廢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