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定制產品曾經是人們的一個夢想。不過隨著個性化需求增加,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電廠商已經開始嗅到了商機,并開始試水這種全新的生產模式。
互聯網時代
企業需向大規模定制轉變
目前,由于網絡媒體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在購買產品時有了更多的選擇,互聯網時代,企業與消費者的關系已經不再是以企業為中心,而是以消費者為中心。
在“2011中國綠色公司年會”上,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曾指出,在互聯網時代,企業應該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轉變。
“大規模制造的時候,一個型號抓住一個定單可以生產幾十萬上百萬,但是大規模定制可能幾十萬上百萬的生產量是幾十萬個型號。確切地說,現在是企業和用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主動權改變了,過去傳統經濟下,不對稱的主動權在企業手里,我生產什么,用戶被動接受什么。但是現在的主動權到了用戶手里,用戶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所有產品,所有的價格,都可以選擇。這個時候不是以企業為中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如果你不能改變,還抱著低成本、大規模制造,肯定不行。”
C2B模式
為家電定制提供了有利契機
目前C2B模式的發展為企業進行大規模定制提供了有利契機。由于團購等C2B模式的興起,廠商可以根據網購消費者的網購需求進行相對應的生產和采購,從而使得大規模定制成為了一種可能。
以一個知名服裝網店“七格格”為例,每次要上新款衣服的時候,七格格首先會將新款設計圖上傳到店鋪上。比如準備上80款新裝,會設計出200多款新款,讓網友們投票評選,并在QQ群中討論,最終選出大家普遍喜歡的款式進行修改,然后上傳到網站,反復幾個回合,最后上架、生產。由于其抓住了個性化需求,反向配置資源,在淘寶短短上線一年后,就成為淘寶有史以來發展最快、最成功的一個網店。
企業紛紛試水家電定制
今年7月在青島家電展會上,海爾旗下品牌統帥率先開始了自己的“定制”之旅,統帥電器通過互聯網以模塊化的手段實現了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秉承“你設計,我制造;你需要,我送到”的理念,通過搭建網絡平臺為消費者展示了可供選擇的各種模塊,讓消費者自主選擇產品外觀、材質和功能,然后進行模塊化組裝,為消費者打造個性化的生活。在產品市場方面,因為定制的家電產品好賣,所以每年家電銷售巨頭們都會向制造商進行大量的定制。
據了解,海爾每年為國美提供600款系列商品,其中個性化定制商品數量不少于300款,并且個性化專供產品的銷售占到雙方銷售規模的50%,達250億元。同時,海爾還為國美提供其延伸性ODM商品的制造支持。
不僅統帥將自己定位于“家電定制”品牌,國內一些其他家電企業也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定制”之旅。今年8月12日,奧克斯空調在“壹計劃品質戰略”發布會上推出了名為“FashionDo”的空調新品,這是一款可以任意DIY面板的空調,早在今年5月,淘寶商城電器城網絡定制款,就開始通過結合事件營銷、投票定制等新方式更多亮相。電器城與奧克斯合作,以“消費者投票決定”的全新方式,在淘寶聚劃算推出團購。定制的兩款奧克斯空調,是數萬名淘寶網友,在6天時間內以選票的形式“公投”出的定制款空調,配送范圍覆蓋了全國15個省及直轄市。
在美國對全球市場變化趨勢的最新預測中,個性定制被排在改變未來的十大科技的首位。由于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滿足,消費者體會到了量身定制的貼心產品服務,這樣實現了細分市場,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開拓了家電市場的又一出路。
家電定制尚不成熟
雖然“定制家電”因產品個性和對細分人群需求的關注在近年的市場越來越火爆,成為眾多消費者的購買首選。但是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家電專家羅清啟認為,與此前單向的“制造企業渠道消費者”的產業流程不同,互聯網經濟時代要求整個產業形成“消費者制造企業渠道消費者”的雙向產業流程,這意味著為了適應日趨個性化、碎片化的消費需求,企業必須顛覆原有的發展模式才能適應這一變化。具體來講,企業必須從兩個維度進行變革:一是對消費需求的敏感度,也就是把握全球消費需求變動的能力,這是適應互聯網經濟時代發展必須采取的根本變化;二是相對完善的工業創新體系,這是企業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保障。
但是針對家電定制服務,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定制商品,在考慮個性化服務的同時,還要注意定制時相關的服務、售后等是否完善,畢竟,追求外觀個性的同時要注意,3C類商品還應該重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