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為期4年的家電下鄉政策將率先在四川、河南、山東、青島三省一市結束。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日前聯合發布公告稱,家電下鄉政策如期結束后,在以上三省一市將不再繼續執行。
作為一項國家積極推行的政策,家電下鄉為帶動經濟增長和農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據商務部2011年10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0月份,全國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2億臺,實現銷售額4576億元,累計發放補貼518億元。其中,冰箱、彩電、空調和洗衣機是銷售增長最快的產品。家電下鄉政策結束,會給家電農村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企業抓緊搭家電下鄉“末班車”
目前,作為首批實行家電下鄉的省份之一,山東省已經提前做好了家電下鄉結束的準備工作。為做好政策到期結束的宣傳工作,山東省相關部門要求各備案網點要在11月20日前在顯著位置張貼公示,宣傳家電下鄉結束時間,提醒消費者。政策到期后,家電下鄉備案銷售網點要立即撤下“家電下鄉指定店”標識,撤掉店內所有家電下鄉有關宣傳材料,取消家電下鄉專區、專柜,并做好解釋工作,不得利用家電下鄉名義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誤導消費。未銷售完的家電下鄉產品,可以作為普通商品繼續銷售。
作為家電之鄉的青島,為了應對家電下鄉結束,很多企業都啟動了大型優惠活動,希望抓住最后的機會,趕搭家電下鄉“末班車”。
比如海信電視就于日前啟動了“家電下鄉末班車”的活動,通過現場產品體驗、預存訂金,訂金翻倍的形式,避免家電下鄉結束后消費者購買享受不了補貼。海信相關人士稱:“在三四級市場購買基本都是沖著家電下鄉補貼而來,城市市場基本屬于以舊換新類型,所以結束后對于消費者來說價格影響還是很大,我們現在主要是把春節的資源提前透支,提前讓利,吸引消費者趕在國家補貼政策結束前購買。”
家電下鄉退出中小企業面臨困境
對于家電下鄉結束后,政策退出將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業內人士看法不一。
有分析人士認為,家電下鄉結束后,企業成本勢必會相應增加。在市場競爭機制下,勢必會出現大魚吃小魚的局面。家電下鄉結束后,海爾、美的等大品牌廠商可能優勢更為明顯,而缺乏了國家的支持,一些中小企業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在后家電下鄉時代,市場的爭奪肯定是綜合實力的全面較量,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好渠道的布局。進一步實現銷售渠道全面下沉,這其中包括經銷商網點、自建專賣店等渠道建設。同時,要建立起現代流通體系和售后服務體系,物流倉儲、服務網點要能覆蓋主要鄉鎮市場。同時,還需要形成一定的口碑和品牌影響力。而這些,海爾、美的等大品牌都具有天然優勢。
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不能再享受13%的政策補貼,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勢必會受到影響,政策刺激效應將逐漸減弱,這種情況下,那些無產品、品牌、技術、服務優勢,單純靠補貼刺激生產的小企業將變得艱難,甚至會被擠出市場。
企業應考慮退出機制和后家電下鄉對策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家電下鄉政策的影響其實正在逐步減小,退出已成為必然,其對家電市場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家電下鄉產品銷售6541萬臺,實現銷售額16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3%和61.9%,整體成績還算不錯。但數據還顯示,今年4月,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328.8萬臺,實現銷售額87.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1%和12%。而6月家電下鄉產品共銷售570.8萬臺,同比、環比分別下滑4.40%和1.25%;實現銷售額150.5億元,同比增長11.00%,環比下滑1.63%。今年8月份在產品銷量及銷售額方面環比分別下跌了7.32%和6.56%。不僅如此,與去年同期相比,8月份的銷量數據也下降了1.3%。這些數據表明,家電下鄉政策對農村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減弱。
“現在行業內應該考慮的不是家電下鄉影響會有多大,而是應該考慮采取什么樣的退出機制,以及政策退出后,家電企業如何在農村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青島市某家電人士說。
有數據顯示,家電下鄉中標的洗衣機品牌有100多個、冰箱品牌將近200個,其中絕大多數品牌在一線城市并無在售。這意味著,當政策退出后,這些不常見的品牌能否站好最后一班崗,做好售后,仍是疑問。此外,家電下鄉政策結束后,如何在農村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企業考慮的重點。
行業專家認為,在后家電下鄉時代,渠道為王,服務為王將決定品牌在固定區域內的用戶信譽度。如何更好的推出差異化產品,重新調整產品結構和提升差異化服務水平,也將是所有家電企業必須首要重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