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電子商會11月16日公布《2011-2012國內彩電市場發展白皮書》顯示,以北京、廣州為首的一線城市彩電市場持續萎靡,并出現負成長。國內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處長梁峰在“2011中國音視頻論壇”表示,彩電方面新的技術層出不窮,導致了熱點、賣點層出不窮,但這并不是好事。
他指出,國內彩電業更新換代速度倍增,從最早的類比電視到數字化高解析電視花了40年,數位電視到互聯網電視用了4年,互聯網電視到智能電視只花了一年,智能電視出現不到半年又推出云電視。消費者面對這么多新概念、新產品無所適從,產生了不停的觀望態度;要不要跟進,同樣也使企業感到為難。
根據國內電子商會11月16日公布《2011-2012國內彩電市場發展白皮書》顯示,以北京、廣州為首的一線城市彩電市場持續萎靡,并出現負成長。國內今(2011)年彩電市場一、二級市場占整體比重為55%,年增4.5%,其中北、上、廣、深、浙等一線省市首度出現負成長。三、四級市場占整體比重約45%,年增17.5%。
專家認為,一線城市彩電增速放緩主要因為近5年來平板電視市場高速發展,需求已經大幅下降;另外,盡管智能電視、3D電視等產品滲透率不斷上升,但市場不夠成熟,使一級市場的換機潮需求還未被帶動。
國內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現階段一、二級城市市場需求成長明顯低于三、四級城市。未來無論是彩電制造業還是連鎖渠道,都需要加大對三、四級城市的重視和投入。
未來國內家電企業與渠道商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強。白皮書發布當日,國美也在北京宣布與夏普、新力、三星、三洋、海信、創維等14家中外彩電廠商簽訂536億人民幣的采購大單。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彩電業的最大訂單,預計占2012年中國彩電消費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