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二:家電需求樂觀 政策退出影響不大
而業界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我國農村家電需求還很,家電下鄉政策退出不會對家電行業造成太大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的家電行業本身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并不是靠補貼而維持的,不過政府可適當減輕該行業的稅收負擔。相反,刺激政策的退出將有利于大的家電企業健康發展,國內家電業整合規模也會由此加大。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認為,現在很多人關心政策退出后是否會影響農村市場的拓展,甚至有人擔心農村市場會倒退,其實問題沒有這么嚴重。雖然政策的退出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農村市場的發展速度,但是很多家電企業都未雨綢繆,加大了農村市場投入并調整產品結構,所以在政策退出后,這些企業的產品在農村依然會有市場。
另外,家電下鄉一個最重大的意義是幫助農村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走向成熟,這對農村家電市場的發展有著重大的積極影響,將成為農村家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而且隨著中央三農投入的增加以及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村消費者的收入不斷提高,也提升了農村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這些都保證了農村家電市場的消費潛力。
市場分析人士也并不認為政策的退出會對未來家電市場造成太大負面影響。家電下鄉政策實施以來,各家電企業基本完成了在農村市場的渠道建設和品牌推廣,已經在農村市場站穩腳跟。其次,市場對年底開始的政策退出早有預期,大部分家電廠商已提前著手應對,減少下鄉產品的生產和推廣力度,已經逐步稀釋了政策退出的影響。
海通證券研究員陳子儀也認為,無論是否有政策刺激,農村市場空間仍然巨大。以空調和彩電為例,今年來空調在農村的普及快速啟動,由于基數較小,增速很快。彩電雖然在農村保有率較高,但存在大量更新需求。目前農村冰箱、洗衣機保有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將保持較好增長動力。
家電專家劉步塵則表示,當初,國家啟動家電下鄉政策的目的是拉動內需、減緩國際市場因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出口壓力,同時反哺農村消費者、縮小城鄉差距。應該說,經過三四年的運作,這個任務已經完成,大量的家電產品進入農村家庭,對促進農村家電產品的普及產生了積極作用,政策再繼續下去已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