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有意吃智能電視這塊蛋糕,說明彩電產業是有可為的,我們聽了也歡欣鼓舞。”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副總經理廖黎明如是說。
今年8月,創維、海信、康佳、TCL、長虹、海爾紛紛推出云電視。
然而與蘋果、谷歌、微軟對智能電視的熱情相比,以三星、夏普為代表的外資彩電品牌顯得頗為冷淡,尤其在國慶節期間,仍然主打3D、LED電視,與國內彩電品牌集體主推云電視分庭抗禮。
“顯然,在彩電領域,康佳等國內企業與外資品牌走的路正在分化,前者試圖以應用平臺和內容為武器開辟第二戰場,而外資品牌依然以硬件為根本,云電視或將成為家電企業的分水嶺。”家電業觀察者梁振鵬說。
或許在云電視的路上更大的敵人不再是日韓彩電企業,而是蘋果、谷歌、微軟這幾個跨界的大鱷,以康佳為代表的國內彩電企業能否借此重塑CRT時代的輝煌?
分岔口
上世紀90年代,以康佳、TCL為代表的國產彩電企業站到了彩電行業的最高處,統治中國市場長達10年。彼時,我國建立了CRT時代的電視工業全產業鏈──整機、顯像管、半導體等關鍵配套產業,從而形成了全產業鏈的競爭力。
然而平板電視時代,那個投巨資經營幾十年的顯像管產業鏈優勢一夜之間喪失殆盡。
“當平板電視占據市場主流時,CRT時代的終結也就來了,這不單是整機企業一個環節的轉型,而是整個CRT產業鏈的崩塌,市場銷售量倒逼著上游產業鏈的眾多工廠自動關閉。”彩虹集團技術中心主任王答成說。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也透露,目前彩電行業利潤率平均僅有大概2%~3%,雖然創維一直在成本控制上有優勢,利潤率也僅可以做到5%以上。
“彩電行業利潤趨薄,企業正在踏上效益與規模的平衡木,而IT化成了救贖彩電業的關鍵點。”康佳集團多媒體事業本部常務副總經理林洪藩直言到。
今年8月,國內6大彩電廠商無一例外地全部推出了自己的云電視。如此迅速而一致的新品發布讓云電視變得頗受關注,然而卻也遭到諸多質疑,而外資彩電品牌的不買賬更加重了這“黎明前的黑暗”。
但是頗為有趣的是,發布新品僅一個多月之后,國內6大彩電廠商就紛紛于國慶節期間主打云電視的推廣銷售,欲開啟云電視“潘多拉魔盒”。
曾親身經歷由CRT轉型至平板時代的林洪藩,對彩電行業的產業革命有著更深的認識。一旦攜帶某技術的產品搶占了終端市場,那說明此技術所帶來的產業革命已經勢不可擋。而在互聯網電視遭遇折戟、智能電視還待成熟之時,國內彩電企業頗為一致地將云電視當做救贖彩電業的關鍵點。這與以面板和芯片等核心硬件技術為根本的日韓彩電企業所走的路已經出現了分岔口。
在平板電視時代,外資品牌手中的面板和芯片技術就如國內企業頭頂上的達摩克斯劍,讓其處于追隨者的地位,而如今康佳等國內企業欲將電視機IT化當做新武器,開拓第二戰場。
第二戰場
作為中國彩電智能電視領域的搶先者,康佳在2009年推出了第一臺網銳智能電視,到2010年3月份,康佳又推出了第一臺基于Android系統的智能電視,2011年,康佳有了第一個智能電視網絡應用商店平臺──銳族館上線。
但是在互聯網電視遭遇內容侵權而擱淺之后,智能電視這個概念也才在去年開始普及。云電視到底與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有什么區別。“云電視還是屬于智能電視,還是屬于電視Smart這個范疇,云概念是從IT行業里引進過來的。”林洪藩如是解釋道。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也對云電視進行了形象的比喻,“普通電視和云電視的區別就好比家庭水井和自來水,家庭水井屬于一個家庭單位使用,難以大面積共享,而自來水由水廠供應,資源豐富,多方共享,按需使用。”
負責云電視技術攻關的創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海鷹表示:“用戶使用時只需要從云端調用所需資源,而不需要通過電視機本身升級和安裝程序。換句話說,云電視的技術重點從目前的硬件轉向后臺和內容服務”。
“長虹云電視未來將配有集成全鍵盤、觸控板、麥克風的無線智能遙控器,真正將電視實現全智能化操作。”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
“康佳的新智能云電視在硬件和內容服務上都做了提升,有著Android平臺和OMI3.0平臺相結合的雙系統,8000系列智能云電視主打新社交方式,是行業唯一擁有電視版微博的智能3D電視。”林洪藩頗為自信地說。
更為有趣的是,康佳為了避免IT化的電視感染病毒,還為智能云電視配置了最為專業的殺毒軟件安全衛士等眾多功能。
能否破局
就在不久前,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曾在全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將電視喚作大玩意兒,意欲通過走智能化之路重新將億萬年輕群體拉回到電視機旁,并稱“不做智能電視必淪為代工廠”。
“或許以后云計算技術也會成為電視機的標配,那樣的話,國內彩電企業搶先推出云電視意在搶占市場話語權。而且云電視還將帶動包括芯片商、硬件廠商、內容提供商、網絡運營商在內的新一輪產業鏈的發展。”梁振鵬說。
云電視的誕生實際上是對彩電業現有格局的一種無聲挑戰,因為它是凸顯內容服務方面的代表符號,而3D電視、OLED電視實際上是目前電視硬件技術潮流的典型代表。康佳的真實想法是,內容服務和硬件兩條腿都要走好。
不過要想兩條腿都走好恐怕并不容易。在內容服務方面需要邁過技術的坎兒,在硬件方面亦然。
有業內人士頗為擔憂地說,“彩電企業大力推廣智能電視、云電視,或許實際上是在為他人做嫁衣,因為電視機IT化意味著將競爭對手擴大到了IT領域,而IT軟件技術正是掌握在那些IT大鱷手中”。
日前坊間傳出了蘋果集中采購55寸液晶面板的消息,這意味著蘋果進軍智能電視的傳言將很快變成現實。不僅如此,虎視眈眈的對手紛紛探出水面。聯想也將在智能電視產品線上繼續發力。
另外,從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再到云電視,一直存在著讓彩電企業頗為煩惱的難題,那就是節目內容的提供,曾經互聯網電視頻頻遭遇的內容侵權訴訟案正是一個有力的佐證。雖然云電視能一定程度規避互聯網電視所遭遇的內容侵權問題,但是作為電視機生產商,仍然需要和內容運營商進行合作,才可能提供強大的云端數據庫。
在彩電市場快速變革的歷史背景下,智能云電視成為中國彩電行業向產業鏈中高端升級的一大良機,也是包括康佳在內的中國彩電企業實現轉型的關鍵一役。雖然現在看來困難不小,但已經承載起中國彩電企業破局的希望。廖黎明表示,康佳智能云電視新品在國慶節期間的銷量已經占到總銷量的三成以上,市場反響超過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