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國際電工委員會平板顯示技術委員會(IEC/TC110)成立以來,我國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所的組織協調下,我國先后有28位專家加入了TC110平板顯示技術委員會,承擔了6項國際標準制定工作,同時還積極采用IEC標準,已將20項國際標準轉換為國家標準。在各方努力下,中國成為平板顯示器件國際標準化舞臺上的主力軍,與日本、韓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國專家首次擔任TC110主席,意味著中國將更多地參與平板顯示器件國際標準的制定。在此之前,日本專家擔任了12年主席(含SC47C),這與日本是平板顯示技術大國有緊密關系。這次中國專家當選為主席,不僅是因為中國高度重視平板顯示技術和產業的進步與發展,更是因為中國的標準組織和專家一直以來積極參與TC110的活動,為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次中國專家當選為主席,為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一直以來,由于我國顯示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日本、韓國及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相比國際標準水平還有距離或是空白,因此,行業主管部門和國家標準委一直鼓勵更多采用國際標準。近年來,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努力下,我國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率大大提高,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隨著我國顯示技術和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企業愈來愈重視企業標準的建設和提高國際標準的參與度。
我國平板顯示企業規模小,沒有形成合力,競爭力缺乏,需要政府、社會和企業集體發力,培養出像三星這樣有實力的龍頭骨干。加強自主創新、注重研究開發和人才培養等是企業需做好的內功,但也應注意在企業自身標準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發揮企業的影響和主導地位。國際標準是全球產業共同的東西,每個國家,不管大小、強弱,在國際標準組織中都只有一票的投票權。因此,我們應珍惜我們的權益,在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并為此做出貢獻。
在新型顯示產業中,液晶顯示(LCD)技術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在未來10年內,仍沒有一種顯示技術在應用領域的廣泛性、產業化投資力度、參與市場競爭和推廣的普及面等方面能與TFT-LCD液晶顯示產業相抗衡。
2010年,全球主要平板顯示企業陸續宣布到中國大陸投資建5代以上生產線計劃,中國大陸正在成為液晶面板投資的熱土。
海外大企業轉移低世代線,抓牢高世代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高端技術的突破和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動力,中國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積極態度和扶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應積極響應,加快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垂直整合,加快技術自主創新,培養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同時,加強新技術開發,力求更快跨越到頂端和領先。
目前韓國對OLED技術封鎖得很厲害,基本不放。舉例說,三星認為未來的市場主導趨勢是OLED產品,已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OLED技術研發和產業擴展上,同時對外不宣講他們在OLED方面的進展情況。此種狀況和發展趨勢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