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緩
運行面臨多重考驗
中經家電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三季度中經家電產業預警指數為93.3點,較上季度下降6.7點,仍處于正常區間。
“三季度,行業景氣度處于正常水平。但是,預警指數作為先行指標,較上季度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也需引起重視!苯L認為,我國經濟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基調保持不變,這些因素均有利于家電業的平穩發展,1至8月家電業的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全年保持增長大局已定。但是,由于下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更趨復雜多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行業運行難度加大,家電業增速預計將繼續回落,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容樂觀。
首先,房地產市場處于政策調控之下,成交量萎縮,直接影響到城市市場家電的銷售。通常,一套住宅可帶動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微波爐等一套大家電的銷售,并可帶動1至3套房間空調器的銷售。房地產市場的收縮對大家電特別是空調器、廚房類電器的需求增長有較大影響。據國家信息中心對全國24個重點城市家電零售市場的監測,1至7月各類大家電銷售量全部為負增長。2011年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給家電業帶來新的商機,但保障房建設對家電需求的拉動存在滯后效應,估計下半年看不到顯著的效果。
其次,歐美經濟形勢低迷對家電業出口構成沖擊。家電業出口依存度較高,今年1至8月出口額保持增長,但增幅逐月下滑。8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多國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導致匯差不斷加大。如果按照這種形勢繼續發展,不僅會加劇我國家電業出口結匯的風險,而且使四季度出口成本壓力陡升,還將直接影響到2012年出口形勢,明顯削弱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第三,原材料價格上升、勞動力價格上升、管理費用上升、融資成本上升,成本壓力繼續困擾企業;近期大宗原材料價格出現暴跌,又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市場供求矛盾顯現,競爭更趨激烈,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轉型升級
時不我待著力推進
種種跡象表明,家電業在歷經過去幾年的市場高增長之后,開始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期。家電業面臨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雙重壓力,轉型升級成為當前的主要任務。
姜風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加速由家電大國向家電強國邁進。如果家電企業發展方式不轉變,還依靠原來的粗放式增長,今后就有可能出現“舊的優勢不再,新的優勢尚未形成”的局面,企業的發展必將受到嚴重影響。轉變將是個長期、痛苦的過程。家電業要努力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必須主動容忍增速放緩,必須從片面追求規模擴張轉到著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上來,加快向創新驅動型、綠色低碳型企業的轉型。
“市場形勢不樂觀,就更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技術創新、結構調整!苯L提醒家電企業,當下一個增長周期來臨時,不要指望原來的產品還能滿足市場需求。
今后一個時期,國內家電更新換代消費潛力巨大,國外中高端市場尚有待開拓,家電業轉向創新驅動將為產業打開更為廣闊的空間。家電行業企業應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投入力度,以前瞻性的技術投入和高質量的技術改造引領行業升級,著力突破制約產業升級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早日形成能支撐下一個增長周期的創新產品和高端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