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興起不足一年的網絡團購,已經擁有超過千家企業。與此同時,誠信門檻也與團購網站的發展如影隨形。據《北京晨報》報道,近日發布的一份《2010年中國網絡團購調查報告》顯示,缺乏行業規范,準入門檻低,造成團購網站良莠不齊,令消費者的權益難以得到保證,成為制約網絡團購行業發展的瓶頸。
價格降低伴隨服務縮水
短短8個月,我國網絡團購行業就進入了繁榮期。不過,團購網站和品牌商家也在付出“年輕”的代價。一些不誠信的做法也令品牌的形象大打折扣。
實際上,網絡團購中價格降低伴隨服務縮水的情況屢見不鮮:消費者購買某KTV的團購后,始終訂不到包房,但以非團購身份卻能預訂成功;餐廳中還有很多空位,但使用團購券的消費者卻被要求等位,這樣的情況頻頻發生。
商業專家表示,目前,團購網站不發布明細信息,或者增加附加條件,變相增加消費者使用成本,以彌補產品差價的情況時有發生。在該人士看來,商家刁難團購消費者的做法,不僅使自身品牌形象大打折扣,也制約了網絡團購行業的發展。
行業門檻低致魚龍混雜
據《2010年中國網絡團購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國內初具規模的團購網站達到1215家。自網絡團購網站出現后,令人瞠目的產品低價,引發了不少人非理性的消費,導致大批不團購不舒服的“團奴”出現,這些因素讓團購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網上團購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暴露出企業啟動資金少、入行門檻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實。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拉手網以20%的國內市場份額占據首位;美團網以19.8%的市場占有率緊隨其后;而糯米網則以10.3%份額位列第三。這3家主要團購網站的市場占有率就超過一半,這意味著,其余不到一半市場份額由其他1200余家規模相對較小的團購網站競逐。
行業規范亟待出臺
消費者不信任,已經成為網絡團購行業的發展瓶頸。在業內人士看來,團購網站良莠不齊,團購產品陷阱、售后無法保障、消費者維權難、缺乏行業規范,亟須相關部門出臺行業規范。業內人士還提醒,在網絡團購行業規范尚未出臺的情況下,需要消費者在進行團購時,仔細閱讀服務描述、消費規則、支付頁面截圖、消費時限,并保留好確認短信、確認頁面。
據了解,最早興起網絡團購的美國,團購網站在注冊登記時須提供詳細的身份證明、住址、辦公地址等信息。在網站的經營過程中,政府會通過信用評級的方式對網站進行嚴格監管,一旦構成欺詐,可能面臨巨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