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國美電器黃光裕與陳曉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公開化,使得與之相關的家電制造廠商、最大競爭對手蘇寧電器以及國美中高層員工等相關各方都心情復雜。
美的電器中國營銷總部副總裁王金亮認為,2008年底黃光裕被調查時事發突然,當時對整個家電行業震動都非常大,事后不少企業都采取了相應措施以防范風險,但如今的公司控制權之爭,大家都認為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不及當年。
海爾集團新聞發言人張鐵燕也表示,公司對此事有關注,但是認為不會影響海爾與國美的合作。海爾目前是國美最大的供應商,國美2009年年報顯示,海爾的供貨金額占到接近10%的比例,以此測算,海爾集團通過國美系統的年銷售額接近百億元。
一位家電廠商的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自從黃光裕2008年底被調查以來,家電廠商就十分注重在國美電器的賬期結算,當時在供貨上一度很小心,但從后來整個事情的發展看更多的是針對個人,而國美電器沒有垮臺之憂,才與國美恢復了正常的合作。
但他也坦陳,自從黃光裕出事以后,盡管陳曉等人對廠商關系非常重視,但是在大老板層面的溝通已經沒法實現了,下面的人只能是盡量按照商業原則來辦,人情的色彩淡了許多。
這位人士還透露,此前黃光裕與各大家電廠商高層逢年過節都會有私人聚會,時不時還打打牌,但是自從黃出事后,這種非常私人化的交流方式已經停止,更多的是公對公程序化的溝通。
胡剛此前也判斷此次黃陳之爭,對國美電器的經營負面影響不大,“永樂盤子不如國美大,并且黃光裕進入家電圈的時間也長很多,這也意味著黃光裕與廠家的關系要更好些。”胡剛曾跟隨黃光裕多年,管理過國美電器決策委員會發展戰略研究室,現任新日電動車副總經理。
一般人認為,國美黃光裕出事后,蘇寧電器無疑獲得了一個天賜良機。有消息稱,黃光裕被警方控制后的第二天,部分記者是收到一條匿名短信才得知此事的,而究竟是誰發了那條短信則一直顯得神秘莫測。
“但大家明顯感受到的是,2008年底與2009年初,蘇寧電器的一些市場活動都比以前高調許多,排場也更大。”資深業內人士稱。
進入2010年以來,蘇寧電器又恢復了其以往的內斂。“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知道,現在黃陳之爭爆發,蘇寧的張近東可能對職業經理人更加警惕;其次也不希望國美就此垮掉,畢竟曾經有著中國首富光環的黃光裕出事了,一旦國美垮掉,蘇寧電器將壟斷中國一二級城市,那也肯定不會有好日子過,因為,無論是消費者、所有家電制造商,乃至主管部門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景。”胡剛如是說。
王金亮也表示,家電廠商也不希望看到國美發生大的變動,畢竟現在已經過了連鎖渠道與廠商關系最緊張的階段,各方實力均衡對于行業發展是有利的。
另一位廠商負責人更是直言,國美要是垮了,蘇寧電器一家做大形成壟斷之勢,到時候家電廠商更是得仰人鼻息,誰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