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平板電視技術的不斷提升,各彩電制造企業(yè)紛紛在產品功能上下大力度,深入挖掘、開發(fā)出能夠滿足時下消費者需求的彩電產品。一時間LED電視、3D電視以及互聯網電視等“標榜”著高端技術的彩電產品成為市場上走俏的商品。盡管如此,中國平板電視產業(yè)也還是步入了同質化競爭過高,“花瓶”產品頻現,產品競爭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尷尬境地。與此同時,業(yè)內資深專家提醒:過多功能化技術的引入會進一步增加彩電生產成本,而這些隱形成本最終將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不利于整個彩電產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
色彩表現力成液晶電視發(fā)展“攔路虎” 亟需解決方案
現階段,應用RGB三原色技術的普通LCD電視并不能全面還原自然界人眼所能感知的色彩,技術資料顯示,傳統(tǒng)三原色在黃色和藍綠色領域的色彩表現能力不足,彩電制造企業(yè)也一直致力于液晶電視色彩表現能力的突破提升。考察彩電顯示色彩是否真實再現的主要參數是色彩還原能力,也可以看作是“色彩飽和度”。所謂飽和度,其實指的是色彩的純度,純度越高,表現越鮮明,純度較低,表現則較黯淡。由于液晶每個象素由紅、綠、藍(RGB)三個子象素組成,背光通過液晶分子后依靠RGB象素組合成任意顏色光,因此RGB三原色越鮮艷,那么電視可以表示的顏色范圍就越廣;反之,電視三原色不鮮艷,那這臺電視所能顯示的顏色范圍就比較窄,因為其無法顯示比三原色更鮮艷的顏色。
“四色技術”有效提升色域覆蓋率 提升行業(yè)競爭新高度
提高色彩飽和度的方法是提高背光亮度和液晶的透光度,改善目前液晶電視的色彩表現力,夏普日前推出頗具革命性的“四色技術”,提升液晶面板的透光率的同時,通過在紅、藍、綠三色的基礎上加入黃色,來彌補黃色和藍綠色的表現力不足,可以更加生動地再現黃色、金色、藍色等傳統(tǒng)三原色技術難以表現的色彩,拉伸了藍色的表現色域,提高了藍色、綠色和黃色的表現力,更能夠有效的使用黃色波長,實現更廣闊的色域。
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表示:目前,很多電視為了提升產品對比度以及黑色表現力,而對白色高光部分的表現進行弱化,呈現出來的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而夏普“四色技術”的應用通過RGB+Y(背光源黃色增強)兩種不同的組合來將白色亮度進行了一定提升,通過擴大色域覆蓋范圍,更全面的呈現黑、白場景以及彩色場景的畫面表現力。